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一》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一》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贤君德业天成,犹待脩心道益明。

喜见储王亲笔砚,更须讲学儒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德业(dé yè)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事业有成。

讲学(jiǎng xué)的意思:指教授或传授学问知识。

君德(jūn dé)的意思:指君主或领导者的品德和德行。

亲笔(qīn bǐ)的意思:亲自写字,亲自签名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天成(tiān chéng)的意思:指天生的才能或优点,形容人的天赋或品质非常出众。

王亲(wáng qīn)的意思:指皇帝的亲属或近臣,也泛指权贵的亲信。

贤君(xián jūn)的意思:指明智、有德行、有才能的君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贤明君主的内在修养与外在作为,通过与储王的互动,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学问之道的情景。诗中“贤君德业本天成,犹待脩心道益明”两句,开篇即点明了君主的品德与事业源自天性,但还需通过内心的修炼使道德更加明晰。这种对自我提升的强调,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相辅相成的理念。

接下来,“喜见储王亲笔砚,更须讲学近儒臣”两句,则描绘了君主与储王(未来的君主)共同学习、探讨学问的画面。储王亲自执笔,表明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尊重;而“更须讲学近儒臣”则暗示了君主不仅与储王一同学习,还寻求与儒臣的交流,以获取更多智慧与指导。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君主对教育的重视,也展示了君臣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学术的尊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君主与储君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共同追求学问、提升自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关于君臣关系、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崇元观拈香即事·其一

观瞻日下属神皋,葺旧宁烦事伐鼛。

庆落便中纡法驾,崇元疑早会仙曹。

金题重灿云房复,绛节纷朝玉座高。

七字聊因识缘起,楔碑乘暇一挥毫。

(0)

孟冬时享太庙述事

质明徂位展虔思,职事天潢式礼仪。

追远丕绵一脉瓞,靖遐耆定万年基。

不迟废彻回瞻庙,有肃冠裳列迓墀。

昔厕大宛今布露,延庥孰匪祖威贻。

(0)

韵琴斋

调轸拭徽都谢,春温廉折自呈。

惟是角徵关意,未须云海移情。

(0)

题春风啜茗台

虚设无妨铫,清游可当茶。

恰如吟杜氏,即是到何家。

松籁沸如鼎,荷香蒸作霞。

题诗著壁上,藉以阅年华。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五十二克已任贤

揽镜忽不乐,殊瘦因相休。

貌瘦天下肥,乃为社稷谋。

敬肆一念间,播越亦已求。

(0)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七寻诗径

古锦囊教奴子携,惟应愈湜解金鎞。

如今拟问李长吉,题凑诗乎诗凑题。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