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十七首·其十五》
《偈颂十七首·其十五》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城东圣母莲台大地众生正眼开。

与佛同生嫌见佛,一身难作二如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莲台(lián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位置、地位或身份。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圣母(shèng mǔ)的意思:指极为慈善、善良、仁慈的女性。

同生(tóng shēng)的意思:一同出生,指同一时期出生的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正眼(zhèng yǎn)的意思:正眼指的是用正确的目光看待事物,表示对事物持正确态度和看法。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第十七首中的第五十句。它以佛教中的圣母形象和佛法理念为题材,通过描绘城东圣母坐在莲花台上,象征着她的清净与觉悟。"大地众生正眼开"暗示她以智慧之光照亮世间,启发众生觉醒。

接下来两句"与佛同生嫌见佛,一身难作二如来"表达了深刻的禅意。圣母虽然与佛同在,但她并不执着于显现,因为真正的佛性是内在的,不依赖外在形式。她明白自己无法同时扮演两个如来的角色,强调了佛性的不可分割和个体修行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个人修行和觉悟的追求,以及对佛性本质的理解。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中秋双溪桥坐迟月

野月何能好,偏从愁望生。

秋光美溪影,栖鸟悦寒更。

人助虫声怨,村传鹤语清。

乱馀甘习隐,宁敢傲躬耕。

(0)

禾中雨酌

相对满天雨,萧条此一时。

微虫响秋色,深坐过花期。

百感论诗苦,馀生对酒悲。

西南流落客,杜老在巫夔。

(0)

避地村居十首·其五

官道无行客,空原只晚晴。

鱼龙横大海,吴越隐孤城。

较雨农书验,为渔世网轻。

无烦故人问,牧竖久藏名。

(0)

早发句曲至金陵

晨发古句曲,残月犹纷纷。

冈峦曳春姿,明灭烟雨文。

天际片霞出,秀骨不可群。

三峰缥缈间,挥手揖茅君。

我隐沧海渚,十年不入尘。

大药功未就,毛齿含清芬。

乱馀被人事,多难策微勋。

谒帝金门侧,□马涉江濆。

默默愧形役,高鸿翔紫雯。

逝当谢北阙,还山弄白云。

(0)

湘妃怨

苍梧望尽楚江清,古帝啼时百草生。

山竹不知人泪尽,断猿偏续第三声。

(0)

少年行四首·其四

少小豪雄不解儒,椎埋踪迹溷屠沽。

麒麟画像犹生动,卫霍曾留一字无。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