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陇西行》
《陇西行》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断无(duàn wú)的意思:毫无、完全没有

烽戍(fēng shù)的意思:指边疆的烽火戍卫,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军队。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护军(hù jūn)的意思:保护军队,保卫军队

酒泉(jiǔ quán)的意思:形容饮酒过度,喝醉。

军书(jūn shū)的意思:指军队的命令和文书。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注释
十里: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5公里。
一走马:形容骑马疾驰。
五里:同上,形容频繁催马急行。
一扬鞭:挥动马鞭,表示加速。
都护:古代官名,负责边疆军事防御。
军书:军事文书,指战报或命令。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酒泉:地名,今甘肃省酒泉市,古代边防重镇。
关山:泛指边关和山脉。
飞雪:形容雪下得很大。
烽戍:烽火台,古代报警系统,有敌情时点燃烽火传递信息。
断无烟:没有烽火烟雾,意味着边防通讯中断。
翻译
每隔十里就有人骑马疾驰,每过五里就有人扬鞭催马。
都护将军的军情文书传来,匈奴军队已包围了酒泉郡。
关山上下大雪纷飞,边防烽火台也看不见烟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紧急场景,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又孤独的情感氛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两句,展示了边疆将士巡逻的频繁与紧张。"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则传递了一种突发事件和战争来临的紧急信息,显示出诗人对于国防的关切。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两句,通过对比常理(烽火台应该是边疆报警系统的一部分,而现在却“断无烟”),表达了边塞的孤立无援,以及烽火台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这种描写增强了战争的紧迫感和边塞将士们的孤独感。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军事行动的结合,展现了一幅边疆战争即将爆发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次韵李舜臣·其二

不有将军在,谁扶国势危。

逆胡驱晨日,妖气卷今时。

大节千人仰,高名万国知。

圣皇求如切,招去岂终辞。

(0)

浮邱八景·其三珊瑚井

泉涌珊瑚浸碧池,葛洪丹炼已多时。

几回清浅今犹在,酌水何如忆隐之。

(0)

襄阳馆中书怀

不见天南尺素传,乾坤孤使若为欢。

青山独上休随酒,明月重来尚倚栏。

楚北望乡何日到,汝南归骑有人看。

驱车莫问王阳事,蜀道于今不是难。

(0)

壬午九日偕青霞老人庞少举游罗浮

罗浮秋色隐晴空,拄杖能追负局翁。

雏凤羽毛连碧汉,老龙鳞甲偃苍松。

邀来缑岭吹笙月,寒入参军落帽风。

黄菊紫萸聊共醉,更从何处觅仙踪。

(0)

安义道中闻何老人道前令林君惠政以不善事上官而去有感书屋壁·其一

经过茂宰鸣琴地,忽忆孤山一鹤飞。

候馆棠阴聊系马,居人指点欲沾衣。

(0)

赠楼医怀川

君卿能读父书成,肘后清言四坐倾。

自是王侯求识面,争教女子不知名。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