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曲歌辞·其三凉州词》
《杂曲歌辞·其三凉州词》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凤林关里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凉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边将(biān jiāng)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担任将领或官员的人。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恩泽(ēn zé)的意思:恩惠和恩赐

凤林(fèng lín)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杰出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关里(guān lǐ)的意思:指事情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所在的地方。

解道(jiě dào)的意思:解开谜题或问题的关键,揭示真相或道理。

凉州(liáng zhōu)的意思:指人情淡薄、荒凉寂寞。

取凉(qǔ liáng)的意思:在凉爽的地方休息或避暑。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注释
凤林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甘肃省境内。
水东流:形容河水向东流去。
白草:泛指秋季枯黄的草。
黄榆:秋天的黄叶榆树。
六十秋:指很多年,此处可能象征边关历史的长久。
边将:守卫边境的将领。
皆:都。
承主恩泽:接受君主的恩惠和信任。
无人:没有谁。
解道:懂得说,有能力做到。
取凉州:夺取凉州,这里可能暗指军事行动。
翻译
凤林关内河水向东流去,
满眼白草黄榆度过六十个春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孤寂的景象。"凤林关里水东流",表明了地理位置,凤林关可能是边疆的一个要塞,而水之东流则增添了一份荒凉感。"白草黄榆六十秋",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白色的草和黄色的榆树在六十个秋天的积累下显得分外苍白,突出了时间的长久和环境的萧瑟。

边塞将士生活艰苦,但他们依然"皆承主恩泽",体现了军人对君王的忠诚与服从。然而,最后一句"无人解道取凉州"却透露出一种困境或是失落感,可能是在说没有人能够理解如何去攻克或者解救这个边塞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寂寞与艰辛,以及将士们在这种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忠诚与困境。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其十六

布衣笔致似耶非,兴到神来便中机。

大巧信能如大拙,不嫌拖带水云飞。

(0)

平远丁文诚公诛安监

志歼凶竖豫张罗,快事真同剑斫鼍。

肯使阴霾亏日月,直凭谈笑障江河。

汉兴钩党清流尽,唐设监军债帅多。

不是当机神一决,黄门遗祸复如何。

(0)

书怀

性拙谋为劣,才疏问学低。

不争名与利,烟水钓东溪。

(0)

要塞司令谢洁群先生慕韩四旬华诞,诗以祝之八首·其一

辟社迎宾赋大风,将军下马气如虹。

长江要塞安危责,天以全权畀我公。

(0)

次赏菊韵藜青四首·其四

异地秋风动远思,故人归里倍钦迟。

坐多姹紫嫣红色,花挺凌霜傲雪枝。

未醉东篱陶令酒,且赓北苑董翁诗。

偶撄微疾知无恙,如许寒英盍再窥。

(0)

陶社成立,闻邑人有非之者,赋此解嘲。即用成立词韵

羲皇以后几岁月,史书纪载皆陈迹。

读书尚友多古人,胡为独取陶彭泽。

况无武陵桃花源,又无五柳先生宅。

人物都无晋代风,题名何用陶为额。

我闻此语悠然思,遥遥千载尊诗伯。

古今异世乐趣同,难分是非论黑白。

谓予唐突古名贤,骇闻令我孱颜赤。

鸟倦飞时始入林,宁能复展乘风翮。

家有杜康酒无算,地与刘伶分一席。

维持风雅在吾侪,尚存一息须为力。

此事非求身后名,知人论世毋过刻。

吾侪不少素心人,荣誉不争争品格。

不才伏处城南隅,衰病逡巡鲜所获。

独往独来年复年,窃叹光阴如过客。

平生爱读靖节诗,读罢时还顶礼百。

愿刊万本施万人,尽知廉让忧方释。

此时发轫赖扶持,诸贤讨论无虚夕。

说理须范朱丝绳,量材须执玉界尺。

希踪栗里不敢期,栽培松菊吾侪责。

西畴南亩日操劳,繄维君子甘于役。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