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灭方知黑,其明同瞽师。
脉绝方知死,安得称良医。
世无鲍叔牙,此意谁能知。
鲍叔(bào shū)的意思:指被人利用或欺骗的人。
不精(bù jīng)的意思:不专心、不用心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工拙(gōng zhuō)的意思:指工作或技艺拙劣,不熟练。
瞽师(gǔ shī)的意思:瞽师指盲人的职业,也可用来比喻无能或没有眼光的人。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觉悟(jué wù)的意思:指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醒悟。
良医(liáng yī)的意思:指医术高明、有才能的医生。
论工(lùn gōng)的意思:指以工作为重,注重实际,重视劳动创造价值。
弃置(qì zhì)的意思:抛弃、放下、不再使用或关心某物或某人。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胜负(shèng fù)的意思:指战胜或失败的结果。
叔牙(shū yá)的意思:叔牙是指一个人在困境中表现出勇敢坚毅的精神和意志。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雄雌(xióng cí)的意思:指男女双方,形容夫妻或动物的雌雄两性。
郁结(yù jié)的意思:内心感到压抑、烦闷,情绪积郁不舒畅。
中情(zhōng qíng)的意思:指掌握、了解事物的真正情况和内情。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首句“烛灭方知黑,其明同瞽师”以烛光的明暗对比,隐喻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在黑暗中摸索的艰难。接着,“脉绝方知死,安得称良医”则通过生死的界限,强调了医术与生命的关联,以及良医对拯救生命不可或缺的作用。
“文章屡弃置,犹有俗所嗤”表达了诗人作品被世人忽视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文学艺术的偏见和误解。“弹射岂不精,所惜觉悟迟”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技艺的自信与对社会认知的不满,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得失论工拙,胜负分雄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成功与失败、强与弱的辩证理解。“世无鲍叔牙,此意谁能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知音、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的愿望。
最后,“家山八千里,策马燕风悲”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独自漂泊的孤独与哀愁,以及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时的坚韧与勇气。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社会、自然的深刻洞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