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白瓶梅》
《红白瓶梅》全文
清 / 沈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晓避狂风落,宵随竹影斜。

朱颜剪彩玉骨绝含瑕。

漫簇参差蕊,同分浓淡花。

罗浮何许,一为胆瓶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胆瓶(dǎn p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胆量极小,胆怯害怕。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剪彩(jiǎn cǎi)的意思:剪彩是指在重要的仪式、庆典或活动中,用一把剪刀剪断彩带的仪式动作。引申为开幕、揭幕或庆祝活动开始。

狂风(ku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强大而狂暴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浓淡(nóng dàn)的意思:形容颜色、味道、气味等的浓烈程度。

玉骨(yù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轻盈、柔韧,体态优美。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罗浮梦(luó fú mèng)的意思:指虚幻、不切实际的梦幻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红白瓶梅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景象,以及其独特的气质与魅力。

“晓避狂风落,宵随竹影斜。”早晨时分,红白瓶梅躲避着狂风,轻轻摇曳;夜晚降临,它们则随着竹影轻轻倾斜,展现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姿态。

“朱颜羞剪彩,玉骨绝含瑕。”红白瓶梅的花瓣如同朱砂般鲜艳,却羞于被剪裁成各种形状;它们的枝干如玉般纯净,没有一丝瑕疵,展现出高洁脱俗的品质。

“漫簇参差蕊,同分浓淡花。”花朵的蕊簇拥着,形态各异,有的浓烈,有的淡雅,共同构成了这幅美丽的画卷。

“罗浮梦何许,一为胆瓶誇。”罗浮山的梦境中,红白瓶梅或许有着自己的故事,但此刻,它们作为胆瓶中的装饰,被人们夸赞,成为了观赏的对象。

整首诗通过对红白瓶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栗
朝代:清

字恂仲,嘉善人,陈仲严室。
猜你喜欢

看仆锄园灌蔬

簿领全休暇,科头傍竹林。

犹存学圃意,颇异拔葵心。

抱瓮看僮仆,忘机亦汉阴。

挥锄谁不顾,瓦砾视黄金。

(0)

天界寺十咏·其一疏钟

高高带云敲,疏越更镗鞳。

古殿吼长鲸,空房醒老衲。

声摩山欲动,响歇岩还答。

夜阑梵呗寂,月照竹间榻。

(0)

修褉日苏汝载介绍林茂之昆玉过我西园小酌同赋

和风吹嫩绿,有客到西园。

留坐非关酒,论交不在言。

琴书当昼静,蜂蝶入花喧。

畅矣群贤会,清池绕蕙荪。

(0)

孟冬念二日集李将军伯修署中赏菊戏作把菊问答歌

问黄菊,开何迟,严冬杀气凝东篱。

金钱已过浮萸后,玉醴非逢落帽时。

把花枝,堪笑汝,耽隐逸,有何趣。

冷淡曾淹处士家,凄凉今倚将军树。

名园百卉斗春妆,五侯七贵飞琼觞。

如花少女出洞房,莺喉鸾舞调笙簧。

一刻千金夜未央,汝时抽茎寸许长。

野畦芳草同摧藏,到今开处满头霜。

北风瑟瑟吹衣裳,月寒酒冷对虚堂。

侍儿曲调虽绕梁,曲中哀怨含清商。

纵有黄□与绿袖,敢与桃李争风光。

把花枝,长太息。怯秋霜,傲秋色。

一生不得青皇力,花兮花兮何岑寂。

花动容,似解语。执予袖,附予耳。

樽前莫笑我开迟,如君偃蹇还堪嗤。

同朝鸳鹭燕云隔,失路风波粤水悲。

致身何太晚,抽身何太早。

不言时命乖,但说烟霞好。君归君归何草草?

君家松桂可盘桓,惟我同君共岁寒。

愿作君家篱下物,年年长得奉清欢。

花有情,酒有味。

泛英酌酒醉且歌,人世忙忙竟何事?

君有刚心照雪霜,我将正色留天地。

听花言,领花意,坚持晚节同须记。

斗转参横未忍归,狂浮大白向花挥。

花神有约酣余兴,明日携壶更典衣。

(0)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其十一献花

石磴疏松夹道斜,白云长护懒融家。

不闻高足能传钵,谁见幽禽再献花。

浮世几回悲劫火,闲僧还解说恒沙。

何时共理登山屐,同坐空岩转法华。

(0)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其一谢公墩

草绕荒墩客到稀,谢公馀韵使人思。

白云明月归何处,著屐登山忆往时。

风鹤数声闻退虏,废兴千古笑残棋。

诸君剩有遨游兴,胜地携尊好对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