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邀百客醉,囊讳一金存。
忽与钟声近,长悲磬色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适所作的《赵清叔挽词》。诗中通过对故人赵清叔生前情景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已逝世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
"昔我共笔砚,知君贤弟昆。门邀百客醉,囊讳一金存。"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温馨的场景,诗人与赵清叔一起用过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共同分享过友情和学问。他们门庭若市,每逢佳节或是朋友聚会,都能欢聚一堂,甚至不惜金钱,以至囊中仅剩一金。这份豪迈和大方,是对赵清叔性格的一种写照。
"忽与钟声近,长悲磬色昏。" 钟声的出现,常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诗人听到钟声,心中涌起深深的哀痛,因为它提醒他时间已经不再属于他们,而那过去美好的时光,如同昏暗的磬色,无法复返。
"多年赵家府,销减惠王孙。"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往昔荣华已逝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中的凋零与变迁的无奈。赵家府在这里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现在却只剩下空寂和荒凉,连惠王孙这样的佳话也随风而去,令人唏嘘。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者哀悼的抒写,表现了叶适作为挽词(即吊祭诗文)作者的深切情感。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对生命无常和人事变迁的理解与感悟,是一首寄托着深沉情怀的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