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蚱蜢这一昆虫的形象与习性。首句“江东时托阜螽名”,以江东为背景,点出蚱蜢的栖息地,同时巧妙地将蚱蜢与阜螽(一种昆虫)联系起来,暗示蚱蜢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接着,“柔翅脩胫捷且轻”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蚱蜢的体态特征——翅膀柔软而修长,腿脚敏捷且轻盈,展现了蚱蜢灵活多动的特点。
“好向长林饱风雾”进一步描述了蚱蜢的生活习性,它喜欢在茂密的树林中生活,享受着风和雾带来的自然滋养,暗示蚱蜢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主人嫌汝夜来声”则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蚱蜢夜间鸣叫的不满,或许是因为其叫声打扰了人们的宁静,或是影响了某些活动的进行,从而引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蚱蜢这一昆虫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翟端甫寿日十月一日
胜游漫说山阴,算来不及山阳好。
七贤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
况有奇才,纵横笔阵,千军独埽。
向碧油幢底,真儒事业,倚马看、檄书草。
谁识平居隐操。遇江州、十分礼貌。
世情交态,雀罗门外,几人曾到。
且斗樽前,等闲休问,高山白早。
赖姮娥,留得一枝丹桂,伴灵椿老。
夺锦标.七夕
凉月横舟,银横浸练,万里秋容如拭。
冉冉鸾骖鹤驭,桥倚高寒,鹊飞空碧。
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
怅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谁念文园病客。
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
忍记穿针亭榭,金鸭香寒,玉徽尘积。
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
听窗前、泪雨潇潇,梦里檐声犹滴。
木兰花慢.三用韵
好风流诗老,双鬓上,雪霜稠。
忆少壮欢娱,呼鹰逐兔,走马飞球。
春风断肠柔唱,拚千金一笑破娇羞。
此日花时意气,当年梦里扬州。客床百尺卧危楼。
往事总悠悠。把湖海人豪,消磨变换,洙泗天游。
应知裂麻司业,为前时、谏舌颇多愁。
今去却堪痛饮,瓮头有酒频篘。
六州歌头.次明初为寿韵
避贤解组,三见太行秋。惭昼锦,犹远胜,敝貂裘。
玩沧洲。
霜水清如玉,穷霄壤,忘物我,恢障塞,无牖户,底绸缪。
自笑平生事业,知今日,颇善为谋。
有静中至乐,何处更天游。已分淹留。醉乡侯。
有江湖客,翰墨友,凌元白,压曹刘。
论文暇,陪杖屦,事觥筹。共藏修。
世态谁能校,轻肮脏,重伊优。
吾有政、锄药圃,治瓜畴。
说与渔夫樵叟,既相好、岂但相犹。
任多言莫及,野渡有孤舟。天地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