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羁人(jī rén)的意思:指被囚禁、束缚或限制在某个地方的人。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啾啾(jiū jiū)的意思:形容小鸟叫声清脆悦耳。
旅馆(lǚ guǎn)的意思:旅馆指的是为旅行者提供住宿的地方。在成语中,旅馆常常用于比喻世事变幻、人生无常。
平平(píng píng)的意思:平静、平稳、平淡无奇
恰如(qià rú)的意思:恰好像,正好如同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深闺(shēn guī)的意思:指女子长期闭门不出、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
疏麻(shū má)的意思:形容事物稀疏、不密集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腾声(téng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停笔(tíng bǐ)的意思:停止写作或停止书写。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虫在深秋时节的鸣叫,充满了凄凉与哀愁的氛围。诗人以“问尔不平平已不”开篇,似乎在对秋虫的鸣叫提出疑问,暗示了秋虫鸣叫中蕴含的某种不平之气。接着,“占他终古善鸣秋”,则表达了秋虫鸣叫的持久与自然性,仿佛它们天生就擅长在秋天的夜晚吟唱。
“羁人旅馆三更泪,弱妇深闺一缕愁”两句,通过“羁人”和“弱妇”的形象,将个人的情感与秋虫的鸣叫声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孤独、忧郁的意境。羁人在旅途中,深感孤独与无奈,三更时分,泪水不禁滑落;而弱妇在深闺之中,内心充满愁绪,这缕愁绪与秋虫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更加深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老树疏麻方寂寂,庭阴砌角镇啾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秋虫的活跃。老树与稀疏的麻叶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寂寥,而庭院的阴影与石阶的角落里,秋虫的鸣叫声却异常清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恰如永叔才停笔,四壁腾声卒未休”两句,以欧阳修(字永叔)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秋虫鸣叫的感慨。即使欧阳修停止了笔耕,秋虫的鸣叫声依然在四壁间回荡,没有停歇。这不仅赞美了秋虫的顽强生命力,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虫鸣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秋季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捕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哀雁行
折芦萧萧秋渚空,沙头旅雁鸣嗈嗈。
虞罗寻声横相及,比翼那复联雌雄。
清霜碧月苦回首,只影惨澹归鹅笼。
庖厨幸免机肉厄,萧寺乃休馀粮供。
夜分故偶远相觅,招呼两两凌苍穹。
欲起不起自投地,败翮谁借毛羽丰。
哀号百转肠寸截,云泥咫尺终难从。
从之不得继以死,此义鸟畜时能通。
阶除忍草晓悽碧,血染杜宇成殷红。
吁嗟微禽克有终,马牛龌龊差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