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迁荼堇,移甘膴膴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敝 俗 宋 /宋 祁 陶 姚 民 屋 富 ,梁 魏 敝 风 存 。士 阙 游 乡 校 ,人 争 倚 市 门 。椎 埋 时 结 客 ,博 掩 竞 成 喧 。谁 与 迁 荼 堇 ,移 甘 朊 朊 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敝风(bì fēng)的意思:指差劲的风,形容风力弱小或无力。
博掩(bó yǎn)的意思:指在言语或行为中故意掩饰自己的本意,以达到欺骗或蒙蔽他人的目的。
结客(jié kè)的意思:结交客人,交朋友。
民屋(mín wū)的意思:指普通百姓的房屋,也比喻简陋的住所。
市门(shì mén)的意思:指城门,也指城市。
乡校(xiāng xiào)的意思:指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
倚市(yǐ shì)的意思:指商人或投资者依赖市场行情、价格波动来进行交易或投资。
椎埋(chuí mái)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使其无地自容。
倚市门(yǐ shì mén)的意思:指贪图享乐、不务正业的人。
- 注释
- 陶姚:地名,可能指代某个地区。
梁魏:古代国名,这里代指古代风俗。
阙:缺乏,不足。
游乡校:乡村学校,指求学的地方。
倚:依靠,聚集。
市门:城市门口,市集。
椎埋:盗墓。
博掩:赌博。
荼堇:比喻贫瘠的土地。
膴膴:形容土地肥沃。
- 翻译
- 陶姚之地人民富裕,古老的梁魏风俗尚存。
读书人缺少游学的机会,人们都聚集在市井门口。
盗墓者时常结伙,赌博的喧嚣声此起彼伏。
无人能改变贫穷的田地,谁能带来甘甜的肥沃土壤?
- 鉴赏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图景,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首句“陶姚民屋富”,通过对比手法表明陶家和姚家的住宅都相当富有,而“梁魏敝风存”则暗示着虽然外界可能有一些不顺心的事,但家中依旧保存着温馨的气息。
接下来的“士阙游乡校,人争倚市门”描绘了士子在乡村学校游历,而民众则聚集于市门前,这两句勾勒出一个知识与商业并存的和谐画面。士人们追求学问,民众们则忙碌于生活所需,展示了一种社会的多元性。
“椎埋时结客,博掩竞成喧”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热闹场景,人们在打谷物的同时结交朋友,而市场上的交易也充满了喧嚣。这里通过对比和重复的手法强调了乡村生活的繁忙与活力。
最后,“谁与迁荼堇,移甘膴膴原”则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表达了一种愿意与他人共同享受这份田园之乐、远离喧嚣的心境。这里的“迁荼堇”和“甘膴膴原”都是田园风光的美好写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安逸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田园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语花.和人咏骊山温泉
蜃蒸作雾,地涌成珠,一水溶溶贮。炎凉谁主。
大千界、只有清流可语。乾坤奥府。
是天地、恩波凝注。阅从来、萧索繁华,多少伤心处。
记否长生雨露。乘春风灵液,荡潏容与。霓裳妙舞。
惊魂散、铁骑渔阳鼙鼓。石莲如许。
想旧日、鱼龙无数。怅华清、一带蘼芜,任抚今吊古。
月华清.咏山鹧为阮亭作
织翠为裳,凝丹作距,飞来何处烟暝。
金索珊珊,落下碧梧银井。
忆蜀国、待诏图中,共棘雀、山花相映。难定。
试洗却浓妆,雪衣嫌影。
挂向玉堂深处,莫百啭軥辀,恼人幽靓。
梦结梨云,怕是数声惊醒。
若觅句、负手巡檐,更摊书、茶清香冷。风静。
好低徊一曲,伴他寒磬。
踏莎美人.再集吴伯成听梧轩,偕方邵村、秦对岩诸君赋
斋阁香泉,岩扉火树,秋来总是相思处。
扶轮承盖许重招,为遣西飞一雁、促归桡。
酒噀烟霄,笔挥风雨,金华殿上闻高语。
羡君才思涌江潮,憔悴如余应愧、旧题桥。
满江红.中秋直院
凤纸中宵,亲捧出,九天珠玉。
只少个,添香侍史,对燃官烛。
绛节高随银汉转,红檐不定金波浴。
乍因风,吹得到人间,霓裳曲。丛桂树,家山绿。
归梦好,残更促。又宫壶滴罢,晓钟相续。
蓬勃鹊炉三殿敞,扑琅鱼錀千门肃。
量圣朝,无阙更无人,青蒲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