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官(dāng guān)的意思:担任官职或从事官员工作。
耕地(gēng dì)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的土地,也比喻可供人利用的资源或机会。
官路(guān lù)的意思:指通过担任官职来获取权力和地位的途径。
渐稀(jiàn xī)的意思:逐渐减少或消失
梨枣(lí zǎo)的意思:指不同的事物或人物混在一起,没有区分开来。
牛耕(niú gēng)的意思:指牛在田地中耕作,比喻勤劳努力地工作。
贫客(pín kè)的意思:指在他人家中寄居或乞讨以度日的人。
啼哭(tí kū)的意思:指哭泣、痛哭。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 注释
- 春来:春天来到时。
梨枣:梨树和枣树,这里指代水果。
啼哭:哭泣。
小儿:小孩子。
饥:饥饿。
邻富:邻居富有。
鸡常去:自己家的鸡常跑去邻居家找食。
庄贫:庄园(家)贫穷。
客渐稀:来访的客人渐渐稀少。
借牛:向别人借用牛。
耕地晚:很晚才开始耕地,指时间晚或农事延误。
卖树:卖掉树木以换取钱财。
纳钱迟:缴纳钱款不及时或有困难。
墙下:房屋的旁边。
当官路:正对着官员行走的道路。
依山:依靠着山。
补竹篱:修补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 翻译
- 春天到来梨枣吃完,小孩子因饥饿而哭泣。
邻家富裕鸡常去讨食,自家贫穷客人也渐少。
傍晚时分才借到牛去耕田,卖树得钱也难以及时缴纳赋税。
房舍紧挨着官员走的路,靠着山边修补着竹制的篱笆。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象和农家生活困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心。开篇“春来梨枣尽,啼哭小儿饥”两句直接描绘出一个贫困家庭在春季果实耗尽后,小孩子因饥饿而啼哭的场景,反映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接着,“邻富鸡常去,庄贫客渐稀”进一步对比贫富差距,富人的鸡可以自由地走动,而贫穷的村庄则是难以见到宾客,表明了贫困地区的人际交往也异常稀少。
“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则描绘出农家在春耕时节仍需借用他人牲畜的情况,以及为了筹集生活费用的困境。耕地的迟缓和变卖资产以换取现金的不易,都凸显了生计的艰辛。
最后,“墙下当官路,依山补竹篱”则是对新居环境的一种描写。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墙下当官路”的景象,可能暗示着官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或隔阂;而“依山补竹篱”则表现了对家园维护和自然环境依赖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同情心和细腻的生活观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唐代农村生活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史·其七
贾生洛阳人,年少有远识。
当其痛哭时,汉祚如磐石。
其言实非狂,四座为动色。
抱火厝积薪,寝食方自得。
长沙卑暑地,自古舞鲲窄。
吞舟讵能容,骥足诚窘迫。
吊湘见微志,感鵩成太息。
道大古莫容,夫子亦何极。
驽骀服上襄,騄駬弃道侧。
卓哉治安书,遗耀在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