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夏 侯 正 言 襄 阳 迎 亲 宋 /王 禹 偁 兰 省 方 雠 乙 夜 书 ,襄 阳 迎 侍 暂 脂 车 。挥 毫 偶 未 归 纶 阁 ,衣 锦 何 妨 奉 板 舆 。岘 首 碑 前 留 马 足 ,鹿 门 山 下 宿 僧 居 。汉 臯 游 女 曾 相 识 ,应 解 鸣 璫 换 佩 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舆(bǎn yú)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僵硬,活动不灵活。形容行动迟缓、不灵敏。
汉皋(hàn gāo)的意思:指古代汉江的两岸,也泛指江河两岸。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兰省(lán shě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品行高尚纯洁,不受外界的诱惑和腐蚀。
留马(liú mǎ)的意思:指留下马匹,表明对某人的真诚和诚意。
鹿门(lù mén)的意思:指高明的人才,也指有很高的地位或者权力的人。
纶阁(lún gé)的意思:纶阁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容颜美丽动人,如同宫殿里的美丽阁楼。
马足(mǎ zú)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鸣珰(míng dāng)的意思:形容器物被敲打后发出悦耳声音。
佩鱼(pèi yú)的意思:佩鱼指的是戴着鱼的形状的饰品,比喻虚有其表、形式空洞,没有实际价值或功效。
僧居(sēng jū)的意思: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宁静清净的生活。
省方(xǐng fāng)的意思:节省开支、减少浪费。
下宿(xià sù)的意思:指在外地或他人家中过夜。
岘首(xiàn shǒu)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首先受到攻击的地方。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衣锦(yì jǐ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财富丰富,生活富裕。
乙夜(yǐ yè)的意思:指人品、品德高尚,守身如玉。
迎侍(yíng shì)的意思:迎侍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迎接和侍奉。它形容人们热情地迎接和服务客人或上级。
游女(yóu nǚ)的意思:指流浪在外的女子,多用来形容行踪飘忽、无固定居处的女性。
脂车(zhī chē)的意思:形容奢华富贵的车辆。
岘首碑(xiàn shǒu bēi)的意思:岘首碑是指立在山脚下的一块巨石,寓意为人们应当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兰省方雠乙夜书”通过描绘月光如水的静谧夜晚和书信即将启程的情景,展现了送别时刻的心情。"襄阳迎侍暂脂车"则是写诗人朋友夏侯正言即将乘坐华丽的马车前往襄阳迎接亲人,这里“脂车”象征着荣华富贵。
第三句“挥毫偶未归纶阁”表达了诗人与书信之间的情感纽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衣锦何妨奉板舆"则是说尽管自己身着华丽的锦衣,但是在送别的场合,也不免感到一些沉重的心情。
第四句“岘首碑前留马足”通过描绘诗人朋友在岘山碑前驻足回望的情景,表达了对即将远去的朋友的依依不舍。"鹿门山下宿僧居"则是写朋友旅途中的暂时停歇,给人以清净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汉皋游女曾相识,应解鸣珰换佩鱼”通过回忆与夏侯正言共同的往事——在汉水河畔遇见游女,以及用珍贵的鸣珰换取佩饰中的鱼,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离别时的心情起伏。王禹偁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读来令人心生荡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