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四首选三·其一》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四首选三·其一》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高冢梅花岭,行人再拜过。

荒阡重洒扫生气未消磨。

遗像清高甚,家书涕泪多。

龚钱诸大老,对此竟如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老(dà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用来尊称长辈。

家书(jiā shū)的意思: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书信来表达亲情、问候、关心等情感。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清高(qīng gāo)的意思:指个人品质高尚、不为名利所动,态度傲慢超然。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洒扫(sǎ sǎo)的意思:指打扫、清理。

生气(shēng qì)的意思:指人因愤怒或气愤而产生的情绪。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梅花岭(méi huā lǐng)的意思:指一种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品质。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为史忠正公祠墓图所作的一首感怀诗。诗人以梅花岭为背景,描绘了行人对先贤的敬仰和哀思。"高冢梅花岭"形象地展现了墓地的环境,梅花作为坚贞不屈的象征,增添了肃穆之感。"行人再拜过"表达了人们对史忠正公的深深敬意,通过重复的拜礼,显示出对其高尚品格的尊崇。

"荒阡重洒扫,生气未消磨"进一步强调了墓地虽荒凉,但其主人的精神气节仍然鲜活,如同生气勃勃一般。"遗像清高甚"是对史公遗像的赞美,认为他生前的清高形象犹在眼前,令人怀念。"家书涕泪多"则反映出后人读到家书时,因追思先人而流露出的悲痛之情。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龚钱诸大老,询问他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会作何感想,暗示出对前辈们如何评价史忠正公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史忠正公祠墓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逝者精神的传承。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题杭州西湖可堂·其一

避喧求静到湖山,却被湖山不放闲。

蹈破草鞋游未遍,便甘投老两山间。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九

寒食清明都过了,野桃红杏已凋零。

多时不听檐头雨,特地令人忆镜清。

(0)

偈一百二十首·其八十

著黑衣,护黑柱。虎不食斑,恶伤其侣。

云何狮子身中虫,终朝返食狮子血。

忍痛金毛不作声,个中滋味难分雪。

从咬齧,愿尔回光返照时,始信虚空无两舌。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五十九

不是境,亦非心,唤作佛时也陆沈。

个中本自无阶级,切忌无阶级处寻。

总不寻,过尤深,打破云门饭袋子,方知赤土是黄金。

(0)

拟寒山寺·其一一五

出家要清闲,却被人使唤。

门徒数百家,追陪日忙乱。

施利得十千,人情费七贯。

彼此没便宜,他年难打算。

(0)

拟寒山寺·其一一三

众生黠是痴,积恶望无过。

譬如颠倒人,寻觅无热火。

火则决定热,恶则必招祸。

劝君慎所积,有花终结果。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