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叶活欲动,霜根死不移。
老仙初画处,元祐太平时。
党碑(dǎng bēi)的意思:指历史上为党派争端而建立的碑石,代表特定政治派别的利益和价值观。
何缘(hé yuán)的意思:缘分如何,为何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眉山(méi shān)的意思:指眉毛像山一样高耸,形容眉毛修长而美丽。
墨迹(mò jī)的意思:形容人说话或写字拖沓、磨蹭,不干脆利落。
墓木(mù mù)的意思:指已经死去的人或事物,也比喻完全灭亡或消亡。
平时(píng shí)的意思:平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时刻,与特殊时刻相对。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入党(rù dǎng)的意思:加入共产党或其他政党
霜根(shuāng gēn)的意思:霜根是指寒露时节,霜冻已经渗入到地下,冻结了根部,比喻事物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直节(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这首诗名为《东坡竹》,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诗人通过对眉山竹子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象征意义。"眉山墓木拱"暗示竹子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墨迹此淋漓"则形容竹叶青翠,仿佛墨色流淌,生机盎然。"风叶活欲动"形象地写出竹叶在风中摇曳,富有生命力;而"霜根死不移"则强调竹子扎根深厚,坚韧不屈。
诗人进一步将竹子与历史事件相连,"老仙初画处,元祐太平时",将竹子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的太平盛世相联系,赋予其更深远的历史内涵。最后,诗人感慨道:"直节有如此,何缘入党碑",竹子的刚直不阿与政治党争无关,表达了对竹子高尚品格的赞美,也流露出对公正无私的道德理想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人物冠江左,正始有遗音。
谪仙风味,洒然那受一尘侵。
倚马文章天与,霏屑谈辞云委,宣室为虚襟。
小驻外台节,聊屈济时心。
记长庚,曾入梦,恰而今。
橙黄橘绿,可人风物是秋深。
九日明朝佳节,得得天教好景,供与醉时吟。
从此寿千岁,一岁一登临。
十载重游,愧好在、吴中父老。
官事里、空然痴绝,竟何曾了。
赖有平生知己地,全胜末路依刘表。
竟此身、还复雁门踦,宁论早。
篷仙语,开朕兆。
郇翰洒,增荣耀。
倚先声风动,了然家晓。
翘馆每烦尘想□,宾筵更著红妆绕。
算从前、得此慰初心,於人少。
冠盖吴中,羡来往、风流二老。
谈笑处、清风满座,倡酬不了。
琪树相鲜昆阆里,玉山高并云烟表。
叹□时、顿有古来无,功名早。
膺帝眷,符梦兆。
为国镇,腾光耀。
更宁容秀野,醉眠清晓。
麟组已联方面重,衮衣行接天香绕。
许畸人、巾履奉英游,荣多少。
以自见云雨趁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
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
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
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
主人下榻高斋。
更点检笙歌频宴开。
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
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
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