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高犹带雪,石冷不生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金 坛 观 宋 /周 弼 金 坛 深 僻 观 ,钟 磬 人 少 闻 。山 果 猿 偷 堕 ,庭 莎 鹿 卧 分 。木 高 犹 带 雪 ,石 冷 不 生 云 。正 爇 黄 连 炷 ,相 从 拜 老 君 。
- 翻译
- 在偏僻的金坛中静观,钟磬声少有人听见。
山中的果子被猴子偷偷摘下,庭院的莎草间鹿儿悠闲躺卧。
树木高耸还带着残雪,石头寒冷不生长云雾。
正在焚烧黄连香柱,我们一同向老君礼拜。
- 注释
- 金坛:指道教修炼的地方。
深僻:偏远、隐蔽。
钟磬:寺庙或道观中的乐器。
少人闻:很少有人能听到。
山果:山上的果实。
猿偷堕:猴子偷摘果子掉落。
庭莎:庭院里的莎草。
鹿卧分:鹿儿躺在草地上。
木高犹带雪:树木高处还留有积雪。
石冷不生云:冰冷的石头上不长云雾。
爇:点燃。
黄连:一种苦味植物,常用于道教仪式。
老君:道教对老子的尊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静谧而偏远的金坛观景致。"金坛深僻观,钟磬少人闻",开篇即写出金坛隐藏在深山之中,只有稀疏的钟磬声透露出有人居住的气息。接下来的"山果猿偷堕,庭莎鹿卧分",通过山果被猴子不经意间掉落和鹿悠闲地躺在庭院草丛中的细节,展现出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迹罕至的氛围。
"木高犹带雪,石冷不生云",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清冷气候,树木依然挂着未融的积雪,石头的寒冷使得云雾难以滋生,强化了山中仙境般的寂静。最后两句"正爇黄连炷,相从拜老君",诗人点燃了黄连香,可能是进行道教仪式,独自在此向老君(道教尊奉的神仙)礼拜,表达了对道家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地,体现了作者对清静无为、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画为范孟迪赋兼简金尚素
吴中近代几人画山水,黄鹤山人仙去丹林逝。
后来作者不无人,名重于今能有几。
忆昨少年时,嗜画复眈诗。
到今两无成,白首空嗟咨。
范翁余忝丝萝戚,索我写图常未得。
今年作客来金陵,复和衡门需路笔。
蹇余疾苦萦,怀抱况非昔。
感翁意谊久殷勤,何辞眼翳心茅塞。
吮豪为作山居图,彷佛翁家移座隅。
清风林壑气分爽,落日禽鸟户喧呼。
松根茅屋矮,涧底草亭孤。
神随云出没,兴与墨模糊。
图成颇自清心目,翁意趑趄仍未足。
明明须求尚素君,挥洒淋漓成二幅。
戊子岁四月十有七日陪金正字问马校理敬游龙江过张茂异书馆二十韵
圣节朝会毕,文士豫清暇。
偶陪二三子,追随石城下。
忽作龙江游,轻舠得同驾。
晨风清且徐,川流逝如泻。
苍茫一苇宽,桅樯万艘隘。
浦溆多人家,陴塘少蒲稗。
露晞日已燠,芳景当首夏。
絺绤换春服,丰姿耀晴野。
稍稍路将近,行行舟遂舍。
张生颇好事,态度通閒雅。
况复有难弟,见客即迎迓。
趋前致长揖,邀我入庐舍。
却登池上楼,还眺风边榭。槐柳高覆阑,荼?广盈架。
芸香散缃帙,金碧绚图画。
清谈殊未极,展席陈罍斝。
殷勤起相劝,情意美无价。
欢饮不记筹,酣歌那肯罢。
坐觉天际岑,沈沈夕阳下。
匆遽入岩关,钟声促昏夜。
《戊子岁四月十有七日陪金正字问马校理敬游龙江过张茂异书馆二十韵》【明·谢晋】圣节朝会毕,文士豫清暇。偶陪二三子,追随石城下。忽作龙江游,轻舠得同驾。晨风清且徐,川流逝如泻。苍茫一苇宽,桅樯万艘隘。浦溆多人家,陴塘少蒲稗。露晞日已燠,芳景当首夏。絺绤换春服,丰姿耀晴野。稍稍路将近,行行舟遂舍。张生颇好事,态度通閒雅。况复有难弟,见客即迎迓。趋前致长揖,邀我入庐舍。却登池上楼,还眺风边榭。槐柳高覆阑,荼?广盈架。芸香散缃帙,金碧绚图画。清谈殊未极,展席陈罍斝。殷勤起相劝,情意美无价。欢饮不记筹,酣歌那肯罢。坐觉天际岑,沈沈夕阳下。匆遽入岩关,钟声促昏夜。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4267c6f18a1e5f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