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增城村居即事五首·其三》
《增城村居即事五首·其三》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丝丝雨湿飞尘草绿平田不是春。

伏犊山中虽有虎,农夫争避带刀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飞尘(fēi chén)的意思:形容飞扬的尘土,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农夫(nóng fū)的意思:指农民或农业工作者,也用来形容勤劳、朴实、勇敢的人。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乡村生活的独特景象。首句“丝丝寒雨湿飞尘”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雨天的景象,寒雨轻柔地洒落,湿润了飞扬的尘土,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次句“草绿平田不是春”则在对比中揭示了季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田野上一片绿意盎然,但并非真正的春天,可能是在描述一种不完全或稍显萧瑟的景象。

接着,“伏犊山中虽有虎”一句引入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元素,暗示山林间可能存在危险,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紧张感和未知性。最后,“农夫争避带刀人”将焦点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中的冲突与矛盾。农夫们在面对潜在的威胁时,选择躲避那些手持武器的人,这一场景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也体现了人们在生存压力下的谨慎与恐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社会情境的交织,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乡村社会的复杂面貌,既有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又不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冲突的阴影。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少华三首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

(0)

怀吴中冯秀才 [一作张祜诗,题作《枫桥》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0)

过鲍溶宅有感

寥落故人宅,今来身已亡。
古苔封墨沼,深竹映书堂。
秋色池馆静,雨声云水凉。
无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肠。

(0)

行经庐山东林寺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
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眠。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0)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
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
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
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
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
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
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醁醇。
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林密闻风远,池平见月匀。
藤龛红婀娜,苔磴绿嶙峋。
雪树交梁苑,冰河涨孟津。
面邀文作友,心许德为邻。
旅馆将分被,婴儿共洒巾。
渭阳连汉曲,京口接漳滨。
通塞时应定,荣枯理会均。
儒流当自勉,妻族更谁亲?
照瞩三光政,生成四气仁。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0)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
汉武惭夸朔方地,宣王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