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旷劫(kuàng jié)的意思:指大灾难、大劫难。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认作(rèn zuò)的意思:指把某人或某事物当作别人或其他事物来对待,错误地判断或认定。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惺惺(xīng xīng)的意思:形容人心地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
夜气(yè qì)的意思:指夜晚的气候或气氛。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不惺惺(bù xīng xīng)的意思:形容人心机深沉,不轻易表露真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月涧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七十首,通过独特的语言和比喻,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
首句“正觉山中夜气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山中夜晚空气清新,暗示着内心的清明与宁静。接着,“瞿昙特地不惺惺”,这里的“瞿昙”指的是佛陀,意为佛陀在这样的环境中特别保持清醒与警觉,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动,强调了内心的专注与觉醒。
“却将旷劫无明种”,这一句揭示了人们常常陷入的困境——无明(无知、迷惑)的根源。这里的“旷劫”意味着时间的久远,暗示这种无明的困扰从很久以前就存在,难以摆脱。诗人在这里指出,人们往往将这种无明当作是自然的状态,而没有意识到它其实是需要被认识和超越的。
最后一句“认作浮云缺处星”,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人们常常将无明误认为是星辰,即误以为是真理或指引,但实际上它们只是遮蔽了真实光明的浮云。这里的“浮云缺处星”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和本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认识到内在的觉醒与清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方向和真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安闸
斗门贮净练,悬板淙惊雷。
黄沙古岸转,白屋飞檐开。
是间袤丈许,舳舻蔽川来。
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
篙尾乱若雨,樯竿束如堆。
摧摧势排轧,汹汹声喧豗。
偪仄复偪仄,谁肯少徘徊。
传呼津吏至,弊盖凌高埃。
嗫嚅议讥征,叫怒不可裁。
吾观舟中子,一一皆可哀。
大为声利驱,小者饥寒催。
古今共来往,所得随飞灰。
我乃畸于人,胡为乎来哉。
九月三日宿胥口始闻雁
故人久不见,乍见杂悲喜。
新雁如故人,一声惊我起。
把酒不能觞,送目问行李。
曾云行路难,空濛千万里。
塞北多关山,江南渺云水。
风高吹汝瘦,旅伴今馀几。
斜行不少驻,灭没苍烟里。
羁游吾亦倦,客程殊未已。
扁舟费年华,短缆系沙尾。
物生各有役,冥心听行止。
江郊匝地熟,场圃平如砥。
归期且忽念,共饱丰年米。
谢赐腊药感遇之什
鸿宝刀圭下九关,十年长奉玺封看。
扶持蒲柳身犹健,收拾桑榆岁又寒。
天地恩深双鬓雪,山川途远一心丹。
疲氓疾苦今何似,拜手归来愧伐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