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不嫌溪笋瘦,穿林闲觅野芎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食(bǎo shí)的意思:指吃得饱饱的,饱食一顿。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翠衣(cuì yī)的意思:形容山间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滴翠(dī cuì)的意思:形容绿色鲜艳、如珠玉般美丽。
渡桥(dù qiáo)的意思:过桥
醴泉(lǐ quán)的意思:指甜美的泉水,比喻事物纯洁美好。
下路(xià l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处于败势或劣势。
县令(xiàn lìng)的意思:指官职较低的官员,也用来形容地位低下的人。
衣裘(yī qiú)的意思:指富贵、豪华的衣服。
渔人(yú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和耐心的人,能够冷静应对困难和挑战。
知游(zhī yóu)的意思:知道游历的人。形容见多识广、博学多闻。
- 注释
- 乱山:形容山峦众多且杂乱。
滴翠:像绿色的液体滴落,形容山色翠绿。
衣裘重:厚重的衣服。
饱食:吃得饱饱的。
溪笋瘦:瘦小的溪边竹笋。
野芎苗:野生的芎草。
愁县令:担心被县令知道。
渔人争渡:渔人们争相过桥。
醴泉山下路:比喻风景优美的道路。
桑枝刺眼:形容桑树茂盛,枝叶繁密。
麦齐腰:麦子长势良好,已到腰部高度。
- 翻译
- 山峦叠翠,衣裳沉重如披翠绿,窗外双涧流水声空谷回荡。
即使溪边竹笋瘦小,我也吃得心满意足,穿过树林寻找野生芎苗悠闲漫步。
我担心县令知道我来寺庙游玩,但欣慰渔人们争相过桥,增添了热闹气氛。
眼前的景象就像醴泉山下的道路,桑树枝繁叶茂,麦子已高过腰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图。"乱山滴翠衣裘重,双涧响空窗户摇"两句,通过对山色和溪声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连绵起伏、绿意盎然的山林之中。诗人用“滴翠”形容树木浓郁的绿色,用“衣裘重”比喻层峦叠嶂的山势,用“双涧响空窗户摇”描绘溪水声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饱食不嫌溪笋瘦,穿林闲觅野芎苗"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饱食不嫌溪笋瘦"表明诗人并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只要能在山中找到简单的食物,就感到满足。"穿林闲觅野芎苗"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的每一部分都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心态。
"却愁县令知游寺,尚喜渔人争渡桥"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担忧与喜悦。虽然诗人担心外界的干预(“县令知游寺”),但同时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渔人争渡桥)中找到乐趣。
最后,“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麦齐腰”两句,则是对前行道路的一种形容。"正似醴泉山下路"可能是在比喻一种曲折而幽深的路径,而"桑枝刺眼麦齐腰"则给人以一种错综复杂、生机勃勃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情,以及在山野间寻找灵感和心灵寄托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张及三人赴举
才雄扬子云,古称蜀川秀。
千载遗英声,三贤继其后。
文章积学成,孝友亦天授。
远郡得充庭,期将免固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