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思远》
《思远》全文
宋 / 车若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白兔圩顶,暗壁收遗编

握之不盈掬,而能千万年。

天地无人秦火乃可然。

其粗洒埽间,其精造化先

后来读书者,暗引佛与仙。

之人胡弗灵,所论各有偏。

嚣祲碍亭毒,三精不鲜

涂饰善治制作九渊

固有二三子,梯级攀缘

夜永发孤啑,思远能废眠。

拔地五岳,岂其高到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ǎn
sòng / chēruòshuǐ

báidǐngànshōubiān

zhīyíngérnéngqiānwànnián

tiānrénqínhuǒnǎirán

sàojiānjīngzàohuàxiān

hòuláishūzhěànyǐnxiān

zhīrénlíngsuǒlùnyǒupiān

áojìnàitíngsānjīngcǎnxiān

shìwèishànzhì
zhìzuòmáijiǔyuān

yǒuèrsānkānpānyuán

yǒngdiéyuǎnnéngfèimián

wèiyuègāodàoti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拔地(bá dì)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

白兔(bái tù)的意思:白色的兔子。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不盈(bù yíng)的意思:不满足,不足够。

不鲜(bù xiǎn)的意思:不常见、不普遍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固有(gù yǒu)的意思:指某种特征或属性在事物中自始至终不变的,与其本质相一致的。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化先(huà xiān)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先行做一些准备工作,以便事情能够顺利进行或成功。

九渊(jiǔ yuān)的意思:指深不可测的地方,比喻极为深远或巨大的道理或境地。

乃可(nǎi kě)的意思:可以、能够

攀缘(pān yuán)的意思:攀爬高处的植物,比喻通过与有权势或有影响力的人结交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其高(qí gāo)的意思:指程度或水平非常高。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秦火(qín huǒ)的意思:秦火是指烽火,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军事用语,意为军事警报或战争的征兆。

洒埽(sǎ sào)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水洒湿。

三精(sān jī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精明、聪明,能够处理事情得心应手。

善治(shàn zhì)的意思:善于治理、善于管理

思远(sī yuǎn)的意思:思考远大的目标或理想。

梯级(tī jí)的意思:指事物层次分明,逐级递进的状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涂饰(tú shì)的意思:涂饰是指对物体表面进行装饰和修饰。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为善(wéi shàn)的意思:指言行端正、品行良好,乐于助人,做善事的意思。

五岳(wǔ yuè)的意思:五岳是指中国境内的五座最高的山峰,也用来比喻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人物。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圩顶(xū dǐng)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仍然坚守正道,不屈不挠,毫不动摇。

夜永(yè yǒng)的意思:夜晚持续很长时间,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遗编(yí biān)的意思:指留下来的残篇,也指作者的遗著。

盈掬(yíng jū)的意思:形容容器装满了水或其他液体。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制作(zhì zuò)的意思:用心、细心地制作或安排事物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注释
白兔:比喻明亮的月亮。
圩顶:高悬的月亮。
遗编:古代遗留的书籍。
盈掬:满手捧起。
秦火:秦朝焚书的火。
嚣祲:邪气、污浊。
三精:指精神、元气。
涂饰:表面上的装饰。
九渊:极深的地下。
梯级:知识的阶梯。
孤啑:孤独的叹息。
翻译
白兔般的月亮高悬,隐藏的墙壁中收藏古籍残篇。
虽然一手难以捧满,却能流传千万年。
即使天地间无人问津,秦朝的战火也能将其点燃。
粗略的在尘埃中散落,精细的则出自造物之手。
后世读书人,暗自将佛道仙学相联。
为何这些人不显灵验?他们的观点各有偏颇。
邪气和污浊妨碍了清明,三精(指精神)凄凉不再鲜亮。
表面的装饰看似治理得当,实则深藏于地下深渊。
毕竟还是有少数人,能攀登这知识阶梯。
夜晚漫长,发出孤独的叹息,思绪深远使人无法入眠。
学问如拔地而起的五岳,难道它的高度能抵达天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车若水的作品,名为《思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以及他对于书籍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白兔速圩顶,暗壁收遗编。”开篇即描绘出一幅图景:月亮的光辉洒落在屋顶,而墙上隐藏着古老的典籍。这两句诗不仅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也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保存。

“握之不盈掬,而能千万年。”手中所持虽薄,但其价值却能传承千秋。这里强调的是书籍所蕴含的智慧和知识远超过了物质的轻重。

“天地可无人,秦火乃可然。”即使是天地间无人的荒凉,也比不上秦朝焚书的残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灭绝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

“其粗洒埽间,其精造化先。”粗糙的部分散落在尘埃之间,而精华却早已超越了世俗的变迁。这里分辨了知识与智慧的不同层次,其中高级的智慧已经达到了超脱物质世界的境界。

“后来读书者,暗引佛与仙。”后来的读书人则悄悄地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融入其中。这两句诗反映了中古时期佛道思想与儒家经典相结合的文化现象。

“之人胡弗灵,所论各有偏。”这些人的理解难免带有偏颇,他们的讨论各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里批评了一些人在解读经典时容易陷入片面和偏执。

“嚣祲碍亭毒,三精惨不鲜。”各种污秽之物阻塞了清净之地,即使是三种精华(指道教的元神、精气、灵魂)也不免遭受玷污。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心灵和知识世界被污染的哀叹。

“涂饰为善治,制作埋九渊。”将掩盖和修饰当作美好之治,结果却是将真正的智慧深埋。这里批判了一种表面化的治理方式,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文明进步。

“固有二三子,梯级堪攀缘。”确实有一些后学者,他们像使用阶梯一样逐步攀登。这两句诗描绘了一部分追求知识和智慧的人们,不断努力向上攀爬的景象。

“夜永发孤啑,思远能废眠。”长夜里独自叹息,对远方的思念使人彻夜难以入睡。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追求时那种不眠之夜的执着与向往。

“拔地为五岳,岂其高到天。”将大地拔起变成五岳之巅,难道这样的高度能达至天际吗?这里借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无限崇高。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籍与文化传承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传播这些智慧的一种思考。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表面化治理方式的批判,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被污染的担忧。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使得这首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作者介绍

车若水
朝代:宋

宋台州黄岩人,字清臣,号玉峰山民。车似庆孙。尝师从陈耆卿、杜范,又为王柏弟子。贾似道聘其入史馆,不赴。工古文与诗。有《宇宙略记》、《世运录》、《道统录》、《玉峰冗稿》、《脚气集》。
猜你喜欢

吊屈原呈王内翰

抱清谁可群,委质在湘濆。

今日不同楚,无人更似君。

沧波沈夜魄,古庙聚寒云。

吊罢踟蹰处,渔歌忍独闻。

(0)

退省庵有怀彭刚直

中兴祠庙满西湖,衡岳尚书早退居。

未可白衣呼李泌,也随青笠学髯苏。

风流顿尽东西泠,名迹何如大小姑。

博得瀛洲分一席,江山如此再来无。

(0)

赞北涧和尚

调古风高,神清气逸。

闻一唯升素王之堂,见微笑入空王之室。

恢恢绰绰兮以一而贯万,寂寂寥寥兮会万而归一。

此岂非八十三,住龙床角边。

南山之净慈,佛照之真子,北涧老贼者耶。

(0)

寄蒋山痴绝和尚·其二

没弦琴三弄五弄,无孔笛一声两声。

明月浮空天似水,长安归梦恰三更。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六十五

德山一棒,临济一喝。家贫难办素,事忙不及草。

三千里外见誵讹,未免虾跳不出斗。

(0)

送保慧大师·其一

生在如来家,须学如来行。

诸念入正念,有诤归无诤。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