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嗟静影逢沙矢,犹恐馀猜及鼠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乙 卯 七 月 十 六 日 忽 报 罢 任 宋 /李 复 掩 关 忽 报 被 刑 书 ,自 笑 无 堪 涉 世 疏 。白 昼 曾 闻 惊 市 虎 ,残 灰 今 见 祸 池 鱼 。莫 嗟 静 影 逢 沙 矢 ,犹 恐 余 猜 及 鼠 蔬 。逆 境 自 观 还 自 喜 ,片 心 无 碍 一 舟 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池鱼(chí yú)的意思:指小范围内的局限性,无法超越现状或突破困境。
逆境(nì jìng)的意思:指困难、艰险的境地或处境。
涉世(shè shì)的意思:指经历世事,有社会经验。
市虎(shì hǔ)的意思:指市井之中的豪杰。
无堪(wú k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令人难以忍受或无法容忍。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刑书(xíng shū)的意思:刑书指的是古代官府用来记录犯罪事实和判决的文书。引申为法律的威严和严肃。
掩关(yǎn guān)的意思:掩饰、隐藏真相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 注释
- 掩关:闭门不出。
刑书:法律文书,此处指被捕通知。
自笑:苦笑。
涉世疏:对世事不熟悉,缺乏应变能力。
白昼:白天。
惊市虎:比喻谣言或恐慌。
祸池鱼:比喻身处困境,成为受害者。
静影:平静的生活。
沙矢:比喻流言蜚语。
鼠蔬:日常生活琐事。
逆境:困难处境。
自观:自我反思。
片心:一颗心,指内心。
一舟虚:空舟,象征心灵的纯净。
- 翻译
- 忽然闭门收到被捕文书,自己苦笑因为涉世太浅无能应对。
曾在白天听到街市上的谣言像猛虎般令人惊惧,如今如同池中之鱼,身处灾祸之中。
别再感叹平静的生活也会遭受流言飞箭,还怕余下的猜疑会波及到日常琐事。
在逆境中自我审视反而感到欣喜,因为心中坦荡,如同空舟无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乙卯七月十六日忽报罢任》。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突然被免去官职时的心境与感受。
"掩关忽报被刑书",开篇即以戏剧性的语言,描述了一份突如其来的免职令下达的情景,“掩关”意指紧闭的大门,象征着信息的封锁,而“忽报”则表明消息来得突然和仓促。诗人用“刑书”一词,不仅强调了命令的严肃性,也隐含了一种被处罚的心理感受。
"自笑无堪涉世疏",接着诗人自嘲自己在官场上的不擅长,“无堪”即难以承担,而“涉世疏”则说明了诗人的社会交往和处理世事的能力不足,因此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
"白昼曾闻惊市虎,残灰今见祸池鱼"。这里借用历史典故或传说来比喻自己遭遇的不幸。在古代中国,有“惊市之虎”和“祸池之鱼”的故事,分别象征着灾难降临时无辜受害者和政治斗争中被牵连的人物。诗人将这些历史影像与自己的境遇相联系,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力感。
"莫嗟静影逢沙矢,犹恐馀猜及鼠蔬"。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的心情,“莫嗟”即不必悲叹,而“静影”则是指静谧的身影;“逢沙矢”意为偶遇飞沙走石,暗喻外界的困扰和打击。接着,“犹恐馀猜及鼠蔬”中,“犹恐”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安感受,而“馀猜及鼠蔬”则是担心连累无辜之人,像老鼠一样被诽谤。
"逆境自观还自喜,片心无碍一舟虚"。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逆境自观”意味着面对逆境时的自我审视,而“还自喜”则显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至于“片心无碍一舟虚”,这里的“片心”指的是不被世俗所累的心灵,“无碍”即无阻碍,而“一舟虚”则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一叶空舟,自由漂泊在精神世界中。
综观全诗,李复通过这首词表达了面对政治挫折时的无奈、自嘲和超然。诗中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无论是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还是对于命运无常的接受,都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时田园杂兴 春日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念奴娇·十年旧事
十年旧事,醉京花蜀酒,万葩千萼。
一棹归来吴下看,俯仰心情今昨。
强倚雕阑,羞簪雪鬓,老恐花枝觉。
揩摩愁眼,雾中相对依约。
闻道家燕团栾,光风转夜,月傍西楼落。
打彻梁州春自远,不饮何时欢乐。
沾惹天香,留连国艳,莫散灯前酌。
袜尘生处,为君重赋河洛。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