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懒真成懒,知休却得休。
《暮归》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田园风光图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
“山色偏宜暮”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夕阳余晖中山峦的独特欣赏,这不仅是景致上的享受,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接下来的“桐声小作秋”,则通过桐树的叶音捕捉到了秋天的氛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
“人行溪侧畔,天在树梢头”两句,更是将山水之情与个人心境融为一体。溪畔的人行和头顶的天空,构成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达到了某种平衡与自由。
“学懒真成懒”自嘲式地表露了诗人对待忙碌生活态度的转变,他似乎在告诫自己也告诫读者,学会享受宁静淡泊的生活。紧接着的“知休却得休”,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和自我满足。
最后两句“遣愁愁不去,愁尽自无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诗人通过这两句,将内心的平静与淡然升华为一种哲学思考,达到了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却是深远的,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和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南华寺
溪山佳宝林,初冬煦晴旭。
僧房夭蟜入,佛殿棱层属。
言携方逸士,览胜纾清瞩。
遥望芙蓉峰,美人隔江曲。
忽闻伯仲至,紫嶂嘶骅騄。
神情洵超旷,文采何纷缛。
惠我荼栗芳,举杯引醽醁。
翘然命巾舄,蹑磴云霞触。
听泉豁幽抱,付法思玄躅。
本来自空寂,妙有原具足。
障言日以竞,真谛谁能续。
与君且留连,晚就诸天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