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日早离张村》
《至日早离张村》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北阙千官集,南山万寿长。

何人践文石独客踏寒霜。

指冻只忧落,马羸时恐僵。

丰凶卜来岁,犹喜矞云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zǎozhāngcūn
sòng / shíjiè

běiquēqiānguānnánshānwàn寿shòucháng

rénwénshíhánshuāng

zhǐdòngzhīyóuluòyíngshíkǒngjiāng

fēngxiōngláisuìyóuyúnhu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独客(dú k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旅行或居住在外地,没有伴侣或家人陪伴。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万寿(wàn shòu)的意思:万寿意为长寿,寓意祝福对方长命百岁。

文石(wén shí)的意思:指书籍和文献,也可指碑文和铭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寒冷季节独自踏雪的境遇。开篇“北阙千官集,南山万寿长”两句,以宏伟壮丽之景象,烘托出一个帝王宫殿与延绵不绝的山脉相连的壮观。这里,“北阙”指的是皇宫前的高台或城楼,是朝廷百官聚集的地方;“南山”则是皇家的后园,也常象征着长寿和祥瑞。

接下来的“何人践文石,独客踏寒霜”两句,则转向行者个人的孤寂与凛冷的情形。“践文石”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在朝廷中步行的石板路,这里用以衬托出行者的孤单;“独客踏寒霜”则直接写出了行者在严冬中独自前行,脚下踩着的不是温暖的大地,而是冷硬的冰霜。

“指冻只忧落,马羸时恐僵”两句,更深化了对寒冷与孤寂的描绘。“指冻”形象地表达了手指因极度寒冷而快要失去知觉的痛苦;“马羸时恐僵”则是担忧着自己的坐骑在严寒中可能会僵硬不堪。

最后,“丰凶卜来岁,犹喜矞云黄”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未来的困顿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这里,“丰凶卜来岁”意味着对即将到来的新一年进行占卜,预测其是否会是丰收或灾难的一年;“犹喜矞云黄”则表达了诗人即便是在不确定和艰辛中,也依然能够从自然之美(如金色的云朵)中找到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寒冷天气的刻画,展现出行者在严酷环境中的孤独与坚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不变的喜悦。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泛舟自西海至万寿寺·其三

招提门枕碧溪流,月相瞻依偶憩留。

忆我当年题句处,假山松栝绿阴稠。

(0)

题慎郡王田盘山色图十六帧静寄山庄·其八古天香寺

嶂叶绿交轩,岫雾白封殿。

隔岩望初地,金碧时隐见。

遥想佳荫下,春深鸟应啭。

何当半日閒,一饱伊蒲膳。

(0)

圆明园四十景诗.菩萨蛮·其七慈云普护

偎红倚绿帘栊好。莺声浏栗南塘晓。

高阁漏丁丁,春风多少情。

幽人醒午梦,树底浓阴重。

蒲上便和南,枞枞声色参。

(0)

烹雪叠旧作韵

通红兽炭室酿春,积素龙墀云遗屑。

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

圆瓮贮满镜光明,玉壶一片冰心裂。

须臾鱼眼沸宜磁,生花犀液繁於缬。

软饱何妨滥越瓯,大烹讵称公鸳列。

挑灯即景试吟评,檐间冰柱摐阶坼。

我亦因之悟色空,赵州公案犹饶舌。

忽忆江南灾馑馀,抚字心劳荒政拙。

九重岂宜耽晏安,大君原为斯民设。

安能比户免饥寒,三代高风真邈绝。

(0)

题仇英桐阴昼静图

日长山静绿梧稠,坐听沿阶活水流。

一室萧然惟四壁,片言得意足千秋。

心将太宇同寥阔,意与閒云共去留。

掩卷匡床高卧处,蝶原是我我原周。

(0)

夹竹桃

劲绿柔红三两枝,倚风清影故差差。

品题漫倩徐黄笔,却喜微之七字诗。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