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通甓社堪储涨,地拓平山拟种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下(bái xià)的意思:白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无意义或没有结果,而“下”表示失败或失去。因此,白下的基本含义是指努力付出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或收获。
冲要(chōng yào)的意思:关键,重要之处
唇齿(chún chǐ)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关系。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关隘(guān ài)的意思:指关口狭窄,容易阻挡或限制通行。
韩范(hán fàn)的意思:指人的仪表端庄大方,举止得体,有高贵的气质。
江防(jiāng fáng)的意思:指以河流为界限进行防御和抵御敌人的行动。
津梁(jīn liáng)的意思:津梁意指桥梁,引申为支撑、承担重任的人或事物。
南关(nán guān)的意思:南关是指古代城市南门外的地方,也泛指城市的南部地区。在成语中,南关常用来比喻人们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远离亲人和熟人。
甓社(pì shè)的意思:指堆成石块或土块的土台,比喻建筑物或制度的基础。
挈提(qiè tí)的意思:指一次性抱起许多东西。
善策(shàn cè)的意思:指善于制定策略、计划的能力。
要是(yào shì)的意思:表示假设、条件,引出一个假设的情况或结果。
重江(zhò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水量浩大,形势雄壮。
朱方(zhū fāng)的意思:指朱砂方尺,用来比喻极其珍贵而稀少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扬州四章》中的第三章,通过描绘扬州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物,展现了扬州作为江南水乡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古代交通、军事和文化上的作用。
首联“唇齿津梁同白下,挈提冲要是朱方”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扬州与南京(白下)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同唇齿相依,共同承担着水陆交通枢纽的角色。这里的“挈提冲要”指的是扬州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朱方”则代指镇江,进一步强调了扬州在长江流域的中心地位。
颔联“渠通甓社堪储涨,地拓平山拟种桑”则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出发,赞美了扬州的水利资源和农业潜力。甓社渠的建设使得扬州能够有效应对洪水,同时广阔的平山地区适合种植桑树,为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颈联“指北天艘劳浙运,临南关隘重江防”揭示了扬州在古代水上运输中的关键作用。北向的船只频繁往来于浙江,而南面的关隘则加强了对长江的防御,体现了扬州在南北物资流通和国家安全上的重要地位。
尾联“应多善策师韩范,但说风流笑谢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韩愈和范仲淹的敬仰,认为他们为扬州乃至整个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以“笑谢王”(谢安)暗喻扬州的繁荣景象,暗示扬州不仅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未来也应充满希望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扬州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扬州未来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万齐融
名高不择仕,委世随虚舟。
小邑常叹屈,故乡行可游。
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
为政日清净,何人同海鸥。
摇巾北林夕,把菊东山秋。
对酒池云满,向家湖水流。
岸阴止鸣鹄,山色映潜虬。
靡靡俗中理,萧萧川上幽。
昔年至吴郡,常隐临江楼。
我有一书札,因之芳杜洲。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
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
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
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
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
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
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
万里番禺地,官人继帝忧。
君为柱下史,将命出东周。
歇马傍川路,张灯临石楼。
棱棱静疏木,濞濞响寒流。
榔叶四荒外,梅花五岭头。
明珠尉佗国,翠羽夜郎洲。
夷俗富珍产,土风资宦游。
心清物不杂,弊革事无留。
举善必称最,持奸当去尤。
何辞桂江远,今日用贤秋。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凤翔属明代,羽翼文葳蕤。
昆崙进琪树,飞舞下瑶池。
振仪自西眷,东夏复分釐。
国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
荒宁桁杨肃,芳辉兰玉滋。
明质鹜高景,飘飖服缨绥。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
况复空岩侧,苍苍幽桂期。
岁寒坐流霰,山川犹别离。
浩思凭尊酒,氛氲独含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