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官方(guān fāng)的意思:指政府、机关或组织的权威和正式性。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龙华(lóng huá)的意思:指长期寄居在他乡的人,特指在外地居住的中国人。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三会(sān huì)的意思:指三个人或三个团体之间的会议或会晤。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失惊(shī jīng)的意思:形容人在紧急、惊险的情况下,能保持冷静、镇定自若。
他家(tā jiā)的意思:指某人的家庭,也泛指某人所属的团体或组织。
图画(tú huà)的意思:图画是指绘画、画作。也可用来形容形象生动、生动有趣。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龙华三会(lóng huá sān huì)的意思:指同一地点的三次会议或活动。
失惊打怪(shī jīng dǎ guài)的意思:指因为对事物不了解或没有经验而对一些平常的事情感到惊讶或害怕。
- 注释
- 远公:指慧远法师,东晋时期的高僧。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比喻清净。
图画:指历史记载或艺术作品。
犹在:仍然存在。
继遗踪:继承前人的足迹或遗志。
失惊打怪:感到惊讶,出乎意料。
西方:这里可能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官方:指世俗权力机构。
冤我:误解我。
白衣吃菜:形容清贫的生活。
龙华三会:佛教中的重要集会。
他家二会:指历史上其他类似的聚会。
- 翻译
- 远公莲社的故事,在画中流传,千百年来名声不衰。
后世许多人继承他的遗志,直到我辈,都感到惊讶和好奇。
虽然还未亲往西方,官府的消息却先行传来,误传我过着朴素生活。
期待与龙华会上的同道相逢,我怎敢效仿他们之前的聚会方式。
- 鉴赏
这首词作是张抡的《鹊桥仙》,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古时才子佳人的缅怀,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自谦与幽默。开篇“远公莲社,流传图画,千古声名犹在”几句,颂扬了古代文人聚会之地的繁华和文化遗产,这里的“远公莲社”指的是古时文人的聚会地点,通过“流传图画”来形象化地表达其历史影响力。
接着,“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则显现出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谦。诗人认为历代才子佳人层出不穷,而自己的作品却未能承载起前人的光辉,只能做到“失惊打怪”,即偶尔有些小成绩,但并不足以和古人相比。
“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则是一种生活感慨。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于清贫生活的接受。这一句同时也带有一丝幽默感,透露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
最后,“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文学理想与对前贤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龙华三会”可能指的是古代某种文人的聚会,而“他家二会”则可能是对比自己所不及的高水平文学创作。
总体来说,这首《鹊桥仙》通过诗人自身的生活感受和文学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自觉与个性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其十六
湘水千里来,东下巴邱湖。
迢递连广野,青山閟幽墟。
云气浮远白,西南接苍梧。
落日登迥冈,飞鸟去巳孤。
暝色没高树,墟烟下平芜。
俯仰求寸心,不知意所俱。
姣女多情向,烈士无旁趋。
皎日照此怀,行歌一欷歔。
拟古诗十九首·其十四
阳春二三月,缘草被修路。
青林无鲜华,啼鴂亘晨暮。
凄彼泉下人,不知春风度。
驱驱无返辙,谁者为新故。
往古既复然,非我独忧惧。
天物各推迁,胡为滋惊怖。
虑苦不得甘,蚤计良巳误。
灭性以求真,浮光栖月露。
鼎鼎百年中,含情抱贞素。
游罗浮·其一
西风震庭树,明月将中秋。
侧身城市间,惘惘怀百忧。
眷言命俦侣,明发游罗浮。
步出城东门,双轮带扁舟。
扁舟下西江,夹岸多田畴。
晚稻已青青,桔槔犹未休。
东江自东来,西合西江流。
我舟溯东江,白云何油油!
远见云中山,轩然豁双眸。
舍舟易以舆,将入云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