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暝古云根,苔花见卧痕。
肯随凫与雁,徒感稻梁恩。
这首诗《鹤梦》由明代诗人沈嗣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鹤在梦境中飞翔、寻觅的景象,充满了超脱与空灵之感。
首句“烟暝古云根”,描绘出一片朦胧的景象,烟雾缭绕,仿佛置身于古老云层的根基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接着,“苔花见卧痕”一句,以苔花的生长痕迹,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痕迹,引人深思。
“有因来箭主,非想入雷门。”这两句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鹤的飞翔比作箭矢的射出,同时又以雷门象征着某种不可预知的力量或命运的召唤,表达了鹤在梦境中追寻目标的决心与勇气。
“不识梦中境,应归物外魂。”这里诗人借鹤之口,表达了对梦境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指出鹤虽在梦中游历,但其灵魂却超越了物质世界,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
最后,“肯随凫与雁,徒感稻梁恩。”诗人通过对比,指出鹤不同于普通的水鸟,不会像凫与雁那样仅仅为了生存而追逐稻粱之恩,而是有着更高远的追求和理想,体现了鹤的高洁与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鹤梦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鹤的自由与超脱,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感悟。
闻说周仙有后身,出山不为两朱轮。
白云丹灶俱无恙,凭汝殷勤谢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