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李 处 士 归 山 唐 /许 彬 旧 山 来 复 去 ,不 与 世 人 论 。得 道 书 留 箧 ,忘 机 酒 满 尊 。溪 轩 松 偃 坐 ,石 室 水 临 门 。应 有 频 相 访 ,相 看 坐 到 昏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来复(lái fù)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临门(lín mén)的意思:指接近、即将到达某个地方或境地。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注释
- 旧山:昔日常游的山林。
来复去:来来去去,往返于此。
世人:世俗的人们。
论:讨论、争论。
得道:领悟了道家的哲理或达到某种高深境界。
书留箧:书籍留在箱子里,表示学有所成后淡泊名利。
忘机:忘却机心,指没有心机,超脱物外。
酒满尊:酒杯斟满,形容生活闲适自得。
溪轩:建在溪边的亭子或小屋。
松偃坐:倚靠松树坐下,形容悠闲姿态。
石室:用石头建造的房屋,多指隐士居住之处。
水临门:门前有水流过,环境清幽。
应有:应该会有的,预期之中。
频相访:经常来拜访。
相看:互相看着,此处指朋友间交流。
坐到昏:一直坐到天黑,形容相聚时间长,情谊深厚。
- 翻译
- 我往返于旧日的山林,不参与世人的纷纭议论。
悟得道义后书籍留在箱中,心无机巧让美酒盈满杯中。
在溪边的小屋里松树下悠然静坐,石室门前流水潺潺好似迎接客人。
定会有人频繁来访,相互对坐直到夜幕降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返回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人通过对比隐逸者的宁静生活与世人纷扰的差异,展示了自己对于淡泊明志、清净自守的向往。
“旧山来复去,不与世人论。”这里的“旧山”象征着归隐之地,也是诗人精神上的避风港。诗人不愿与俗世纠缠,只想在大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得道书留箧,忘机酒满尊。”“得道”指的是悟到了生命和宇宙的真谛,“书留箧”则是说隐逸者珍视那些能够引导自己达到这种境界的书籍。而“忘机酒满尊”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通过饮酒来忘却世俗的烦恼。
“溪轩松偃坐,石室水临门。”这里描绘了隐逸者居住的环境,是一处溪边、竹林环绕的所在。诗人坐在松软的竹席上,身处一个由大自然构成的小屋内,外面是潺潺的溪流和清澈的水声,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应有频相访,相看坐到昏。”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间情谊深厚、互相扶持的期望。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即使是短暂的拜访,也能在彼此的陪伴下享受时间的流逝,直至日落天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的追求。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深层次的探讨与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春日西湖泛舟
涨西湖、半篙新雨,曲尘波外风软。
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
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
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
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
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
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送水天远。
南浦
花落楚江流,过西山、雨涨渔村无路。
双浆载愁来,苹沙外、惟有盟鸥相觑。
春波碧草,送君曾是伤情处。
依旧朝云飞画栋,秋满鹤汀凫渚。
斜阳三两人家,□青旗影里,炊烟一缕。
弦索夜深船,凄凉听、还似西风湓浦。
征鸿去尽,梦回明月生烟树。
如此山川无限恨,都付一尊怀古。
烛影摇红.又用张材甫韵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
夜从灯下剪春幡,笑罢椒盘宴。云母屏开帘卷。
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
□□□□,谯楼一任更筹换。
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可是紫箫声断。
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木兰花慢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
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五湖烟月一扁舟。
仿佛凤麟洲。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醉则才休。
余生本来疏懒,更忘机、鸥鸟苦相留。
不是旧游情厚,梦魂不到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