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饮端州水,犹为凿地谋。
在官真不负,于世果何尤。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包公井》描绘了对包拯公正无私精神的敬仰和对自己品德修养的反思。首句“止饮端州水,犹为凿地谋”表达了对包公廉洁自律的敬佩,即使在端州任上,他也严格要求自己,不贪图当地水源。次句“在官真不负,于世果何尤”赞扬包公在职期间尽职尽责,无愧于民,世间无人能指责他的行为。
诗的第三、四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光抱一泓月,清涵万古秋"运用象征手法,将包公的清廉比作照耀人间的皓月,其人格如秋水般清澈,历久弥新。最后两句“尘怀思一涤,欲去复迟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感慨,他想要洗涤心中的尘埃,学习包公的高尚品质,但又因敬仰而犹豫不决,流露出对道德典范的深深敬仰和自我提升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包公井为载体,赞美了包公的清正廉洁,并借此反思个人品德,具有较高的道德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