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出嵚嶒上,居然爱亭静。
厓倾尽足力,乃造最高岭。
兴剧憺忘归,天低惜馀景。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耿耿(gěng gěng)的意思:形容心思纯正、忠诚坚定。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含灵(hán líng)的意思:指有灵气、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尽足(jìn zú)的意思:尽量满足,达到充分的程度。
历险(lì xiǎn)的意思:历险指经历危险、险阻的经历或冒险行动。
柳阴(liǔ yīn)的意思:指柳树下的阴凉之处,比喻舒适宜人的环境。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溟濛(míngméng)的意思:形容景物模糊不清,朦胧迷离。
冥心(míng xīn)的意思:全神贯注地专心致志
峭壁(qiào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壁,也用来形容形势险要或难以逾越的困境。
倾尽(qīng jìn)的意思:倾尽指尽情地倾注全部心血或力量。
僧寮(sēng liáo)的意思:僧人的寺庙。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疏冷(shū lěng)的意思:疏远、冷淡
天容(tiān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庄重、端庄,像天神一般庄严肃穆。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遐观(xiá guān)的意思:指远远望去,景色广阔壮丽。也形容眼界开阔,见识广博。
烟峦(yān luán)的意思:指连绵起伏的山峦,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的景象。
遥睇(yáo dì)的意思:远远地观看或审视。
引领(yǐn lǐng)的意思:带领、引导、指导他人前进或发展。
幽娟(yōu juān)的意思:形容景色幽静、美丽动人。
欲以(yù yǐ)的意思:想要以...来...
足力(zú lì)的意思:指力量充足,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居然废亭登至南屏绝顶,远眺浙江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沿堤随柳阴,入寺寻疏冷”,描绘了诗人沿着河堤行走,柳树为行进提供了阴凉,进入寺庙寻求宁静的情景。这里的“疏冷”既指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接着,“烟峦恍故人,遥睇欢引领”,诗人将眼前的山峦比作久违的老友,远眺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和向往。
“稍出嵚嶒上,居然爱亭静”,描述了诗人逐渐攀登至高处,发现了一座亭子,感受到它的宁静之美。这里的“嵚嶒”形容山势险峻,与“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亭子的安详与和谐。
“扪萝峭壁行,历险潜自警”,诗人亲自攀爬陡峭的岩石,小心翼翼地前行,同时内心保持警觉。这一细节体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谨慎。
“山花弄幽娟,欲以媚孤秉”,山花在诗人眼中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仿佛是在向他展示一种孤高的品质。这里通过山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独立与高洁的追求。
“厓倾尽足力,乃造最高岭”,经过一番努力,诗人终于到达了山顶。这一过程象征着克服困难、追求目标的精神。
“天容惟有空,杳不见江影”,站在山顶,诗人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空旷,连江水的影子都看不见。这句诗营造了一种辽阔无垠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与深远。
“冥心送遐观,沉穆含灵惺”,诗人沉浸在对远方景色的凝视中,心灵得到了平静与感悟。这里的“冥心”表示深入思考,而“沉穆”则形容内心的宁静与庄严。
“兴剧憺忘归,天低惜馀景”,诗人因眼前的美景而兴奋不已,忘记了回家的时间,直到天色渐暗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
“溟濛四峰合,别此情耿耿”,最后,诗人看到四周群山在雾气中融为一体,心中对这次登山之旅产生了深深的怀念。这里的“耿耿”形容情感的强烈与持久。
“回径下僧寮,初月如红杏”,诗人沿着山路返回,途中遇到了僧舍,一轮初升的月亮映照在地面上,如同盛开的红杏。这一景象为整首诗画上了温馨而美好的结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孤独与高洁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次登山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为别多年不记旬,雪中闻到喜难陈。
尚稽良会心如渴,频展新诗手欲皴。
和寡莫追歌郢客,兴来还愧泛溪人。
要须早了官中事,趁取元宵作好春。
我赋梅花逼古人,人疑和靖是前身。
祇思长向花前醉,不厌闲来树下频。
俗眼但知誇洁白,老怀端是爱清真。
大家管领须宜早,莫待飘零作地茵。
一瓶一钵一枝筇,皓首归来万事慵。
应笑白云犹世态,却来庵外媚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