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挂身方佚,舟移世共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弼谐(bì xié)的意思:和谐相处,相互协作
丹旌(dān jīng)的意思:红色的旗帜,指军队中的战旗或指挥旗帜。
典故(diǎn gù)的意思:典故指的是文化传统中经常引用的故事、事件或人物,用以说明某个观念或道理。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二府(èr fǔ)的意思:指官员的两个重要职位,即宰相和太师。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门路(mén lu)的意思:指通往某个地方或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中台(zhōng tái)的意思:指在两个对立的事物或观点之间起中间调和作用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挽词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对韩忠宪公逝世的哀悼之情。首句“中台典故明”赞颂韩公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与卓越功绩,暗示其生前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接着,“二府弼谐成”进一步强调韩公在辅佐君王、协调政务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车挂身方佚”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韩公去世后,其遗体被安放于车上,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再享受尘世的荣华与自由。“舟移世共惊”则表达了韩公去世的消息传开后,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凸显了其离世对社会的巨大震动。
“霜风吹缟帐,野月照丹旌”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哀悼的氛围,霜风、缟帐、野月、丹旌,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肃穆、悲凉的场景,象征着韩公的逝世给人们带来的深切哀痛和怀念。
最后,“寂寞都门路,伤哉如昔行”将哀思推向高潮,都门路的寂寞与往日韩公出行时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韩公逝去的深深哀悼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韩公逝世的哀悼,既展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杰出人物离世的普遍哀痛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