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忠宪公挽词二首·其二》
《韩忠宪公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舜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台典故明,二府弼谐成。

车挂身方佚,舟移世共惊。

霜风吹缟帐,野月照丹旌

寂寞都门路,伤哉如昔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弼谐(bì xié)的意思:和谐相处,相互协作

丹旌(dān jīng)的意思:红色的旗帜,指军队中的战旗或指挥旗帜。

典故(diǎn gù)的意思:典故指的是文化传统中经常引用的故事、事件或人物,用以说明某个观念或道理。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二府(èr fǔ)的意思:指官员的两个重要职位,即宰相和太师。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门路(mén lu)的意思:指通往某个地方或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中台(zhōng tái)的意思:指在两个对立的事物或观点之间起中间调和作用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挽词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对韩忠宪公逝世的哀悼之情。首句“中台典故明”赞颂韩公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与卓越功绩,暗示其生前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接着,“二府弼谐成”进一步强调韩公在辅佐君王、协调政务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车挂身方佚”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韩公去世后,其遗体被安放于车上,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再享受尘世的荣华与自由。“舟移世共惊”则表达了韩公去世的消息传开后,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凸显了其离世对社会的巨大震动。

“霜风吹缟帐,野月照丹旌”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哀悼的氛围,霜风、缟帐、野月、丹旌,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肃穆、悲凉的场景,象征着韩公的逝世给人们带来的深切哀痛和怀念。

最后,“寂寞都门路,伤哉如昔行”将哀思推向高潮,都门路的寂寞与往日韩公出行时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韩公逝去的深深哀悼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韩公逝世的哀悼,既展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杰出人物离世的普遍哀痛之情。

作者介绍
苏舜钦

苏舜钦
朝代:宋   字:子美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48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猜你喜欢

逸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

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

(0)

哭押牙四寂

哀哉存殁苦难量,共恨沦流处异乡。

可叹生涯光景促,旋嗟死路夜何长!

空令肝胆摧林竹,每使心魂痛渭阳。

缧绁时深肠自断,更闻凶变泪沾裳。

(0)

唐大飨拜洛乐章.德和

夕惕同龙契,晨兢当凤扆。

崇儒习旧规,偃伯循先旨。

绝壤飞冠盖,遐区丽山水。

幸承三圣馀,忻属千年始。

(0)

杂咏三首·其三烛

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沈。

暧色轻帏里,低光照宝琴。

徘徊云髻影,的烁绮疏金。

恨君秋月夜,遗我洞房阴。

(0)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其二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0)

上云乐七首·其七金陵曲

句曲仙。长乐游。洞天巡。会迹六门。揖玉板。登金门。

凤泉回肆。鹭羽降寻云。鹭羽一流。芳芬郁氛氲。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