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共持(gòng chí)的意思:共同持有或共同支持某种事物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剪烛(jiǎn zhú)的意思:指夫妻分离、夫妻生离死别。
兼金(jiān j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或多种宝贵的品质或才能。
金玉(jīn yù)的意思:金玉是指珍贵的金子和玉石,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物。
景仰(jǐng yǎng)的意思:对人或事物感到深深的敬佩和仰慕。
沮渠(jǔ qú)的意思:指意志消沉,士气低落,丧失斗志。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品格(pǐn g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秋宵(qiū xi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夜晚。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仰属(yǎng shǔ)的意思:仰视、仰慕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的《和答孙兰畹五言律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吾师在何处”开篇,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中高尚人格的追求与敬仰之情。“景仰属灵皋”,将崇高的精神境界比作灵山之高,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接着,“品格兼金玉,文章间雅骚”两句,高度赞扬了理想人格的内外兼修,不仅道德品质如金玉般珍贵,而且文学才华也达到了雅正与骚逸的完美结合。这种对完美人格的刻画,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秋宵常剪烛,春雨共持螯”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生活场景,无论是秋夜的长谈还是春日的欢聚,都充满了诗意与情谊。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暗示了理想人格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谁信沮渠逊,茫茫大海涛”以自然界的壮阔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理想人格难以企及的感慨。这里的“沮渠逊”可能是指难以超越的卓越之人,而“茫茫大海涛”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世界与复杂多变的人生。整句诗既是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也是对自身追求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与勉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日常生活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与高洁的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