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冲虚(chōng xū)的意思:指打破虚幻的幻象,揭示真实的本质。
春晚(chūn wǎn)的意思:春晚是指中国新年期间在晚上举行的盛大演出。春晚是中国最重要的电视节目之一,也是庆祝新年的重要活动之一。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孤花(gū huā)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人或物,形容处境孤单。
盥栉(guàn zhì)的意思:洗澡梳头。形容整洁清爽。
快适(kuài shì)的意思:快速适应新环境或新事物
平旦(píng dàn)的意思:平旦指夜里天刚亮的时候,也可以引申为早晨的意思。成语中的平旦常用来形容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刻。
适野(shì yě)的意思:适应自然环境,生活得自在。
时禽(shí qín)的意思:指那些在特定的时间或季节出现的鸟类。
书籍(shū jí)的意思:
[释义]
(名)书(总称)。
[构成]
并列式:书+籍
[例句]
收藏书籍。(作宾语)物性(wù xìng)的意思: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和性能。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虚道(xū dào)的意思:指虚假的道理或方法。
掩卷(yǎn juàn)的意思:掩盖真相或隐藏事实
野情(yě qí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野外的情感、感受。
一事(yī shì)的意思:指做事没有任何成果,一无所获。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远物(yuǎn wù)的意思:指离自己较远的物体或事物。
自快(zì kuài)的意思:自己高兴、自得其乐
- 注释
- 盥栉:清晨洗脸梳头。
平旦:黎明。
晓庭:清晨的庭院。
风露清:清风带着露水。
萧然:空旷寂静。
夏阴:夏日树荫。
成:形成,构成。
春晚:晚春。
受谢:凋谢。
孤花:孤独的花朵。
馀荣:残留的光彩。
地远:地处偏僻。
物性遂:事物特性得以展现。
时禽:当时的鸟儿。
自飞鸣:自由飞翔鸣叫。
书籍:书本。
掩卷:合上书卷。
冲虚:心境空灵。
道已盈:内心充实。
隐沦客:隐居的人。
快适:愉快舒适。
野情:野外的生活情趣。
- 翻译
- 清晨盥洗完毕,庭院在黎明的风露中清新宜人。
我内心平静,无事可做,只欣赏夏日树荫下的宁静。
春天已过,花朵开始凋零,但仍有孤独的花儿独自盛开。
地处偏远,万物顺应自然,鸟儿自由自在地鸣叫。
书本只是暂时放下,因为内心的充实无需外求。
我并非遁世之人,而是享受野外生活的自在快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景象和诗人淡泊的情怀。"盥栉及平旦,晓庭风露清"从字面上看,是在描述早晨起床时,庭院里被夜晚的露水洗涤过,空气清新。"萧然无一事,对此夏阴成"则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没有俗世杂务之忧,对着夏日的微阴天气感到心满意足。
接下来的"春晚方受谢,孤花有馀荣"可能是在说春末时节,许多花朵已经凋零,但仍有一些孤独的花儿保持着最后的光彩。"地远物性遂,时禽自飞鸣"则描绘了远离尘嚣的自然景象,时令的鸟类自在地飞翔鸣叫。
"书籍但掩卷,冲虚道已盈"表明诗人虽然不再翻阅书籍,但内心的修养和智慧已经充实。最后两句"非为隐沦客,自快适野情"则显露出诗人的隐逸之志,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逃世者,而是出于个人喜好选择归隐自然,以此为乐。
整首诗通过平淡的语言和意境,传达了诗人超脱物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庆寿分得如字
蓬莱山高凌大虚,金银楼阁仙人居。
仙人佩带摇琼琚,绛节翠峰风捲舒。
丹丘玄圃相索纡,红杏种成邻白榆。
自去得道心怡愉,綵鸾近送麻姑书。
冰蟾吐水香墨濡,紫阳华裔风骨殊。
长留节节当春馀,飞游不用踏鲤鱼。
凌空自有飙轮车,玉桃旧种蟠根株。
采实捧献趋庭除,松花酒□浮五蛆。
一饮便觉心神娱,醉乡天地非华胥,寿算永白三光如。
画松为金廷用赋
松堂先生业儒者,画松不在韦偃下。
兴来放笔如有神,岂学经营事图写。
金生廷用吴之英,丰度萧散襟怀清。
座中出纸为求写,两株屹立分峥嵘。
苍皮溜雨岁年久,合抱悬知世稀有。
风外依稀金玉鸣,月中彷佛蛟龙走。
岁寒历遍心不移,凤鸾哕哕鸣高枝。
长材莫使老林壑,栋梁大用应堪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