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承伴松虚白二上人以法语见示辄成三绝奉报·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病后承伴松虚白二上人以法语见示辄成三绝奉报(其三)》中的第三首。通过“劳师指示安心法”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追求内心的平静。然而,“欲觅心安总未能”则表达了在寻找内心安宁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夜半披衣时自起,一庭残月浸觚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起身,庭院中仅存的一抹残月映照着觚棱(古代建筑上的装饰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在寻求心灵平静之路上的不懈努力与自我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执着。在静谧的夜晚,诗人借由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思自我,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体现了传统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怀八首·其八
索居将永矣,浩然怀故都。
故都何处所,限此江与湖。
时时起望之,风波缅前涂。
独见双飞燕,连翩还我庐。
我庐有丛菊,近亦开几株。
恐从分别来,灵根日就芜。
请为语比邻,早把恶草除。
恶草除已尽,叹息复何如。
咏怀三首·其二
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