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长(bǐ cháng)的意思:比较身高的差距,比喻比较能力、才干等方面的差距。
长公(cháng gōng)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长时间待着,不肯离开。
大德(dà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广泛的仁爱之心。
东瓯(dōng ōu)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
恩泽(ēn zé)的意思:恩惠和恩赐
公主(gōng zhǔ)的意思:指皇帝的女儿或贵族的女子。
宽大(kuān dà)的意思:指待人宽容大度,不计较小节,宽容大度的品质。
烂羊(làn yáng)的意思:指无能力或无用的人。
马革(mǎ gé)的意思:指忠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悬军(xuán jūn)的意思:指军队暂时停止行动或撤退,等待时机再行动。
羊头(y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外表或表面现象与实质或内在状况不符。
一发(yī fà)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变化的一瞬间。
长公主(cháng gōng zhǔ)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排行最大的女儿,也可比喻地指某个团体或组织中地位最高的人。
恩泽侯(ēn zé hòu)的意思:指得到别人的恩惠或帮助而成为恩人的人。
烂羊头(làn yáng tóu)的意思:指外表看似好,实际上质量很差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杂感(其四)》,表达了对战争的沉思和对国家宽大仁德的赞扬。首句“一发东瓯路”描绘出军队出征的壮烈场景,暗示了征战的遥远与艰辛。次句“悬军春复秋”则强调了军队在春季和秋季的连续作战,显示出战事的持久。
“何人裹马革,几辈烂羊头”两句通过战争中的牺牲者形象,表达出战争的残酷,马革裹尸和士兵们因战事而早逝,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的无情。“礼比长公主,荣逾恩泽侯”则是对比,将战士们的荣誉与贵族的封赏相提并论,赞美他们的英勇与贡献。
最后两句“圣朝宽大德,不死竟何忧”高度评价了当朝的仁德政策,认为在如此宽容仁爱的统治下,即使面临死亡,也没有太多忧虑,因为国家的恩泽足以抚慰他们的牺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哀思,又有对国家安定的欣慰,体现了王士禛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