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和 伯 常 见 寄 宋 /司 马 光 诛 茅 宋 玉 宽 边 人 ,知 醉 宜 城 几 瓮 春 。细 雨 短 蓑 鱼 向 市 ,孤 村 极 浦 鼓 迎 神 。遍 游 七 泽 身 忘 倦 ,更 赋 千 篇 意 转 新 。不 必 沧 浪 羡 清 泚 ,曏 来 缨 上 已 无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短蓑(duǎn suō)的意思:指短而小的衣物。
更赋(gēng fù)的意思:更加富有,更加充实。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极浦(jí pǔ)的意思:指非常偏僻的地方,形容地理位置极其偏远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七泽(qī zé)的意思:指七个湖泊或水潭,用来形容地势湖泊众多。
清泚(qīng cǐ)的意思:形容水清而浅。
宋玉(sòng yù)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失去原有的光彩,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忘倦(wàng juàn)的意思:忘记疲劳,不知疲倦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迎神(yíng shén)的意思:迎接神灵的到来,表示恭敬、敬畏和虔诚。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宋玉宅(sòng yù zhái)的意思:指人生地位高贵、富有,生活奢华舒适。
- 翻译
- 住在宋玉旧居的人砍茅草,知道宜城美酒醉了多少春光。
穿着细雨中的短蓑,渔夫走向集市,孤村深处敲响神鼓迎接仪式。
遍游广阔的湖泊,身心忘却疲倦,创作出无数诗篇,意境愈发新颖。
不必羡慕沧浪之水的清澈,因为我早已洗净了尘世的纷扰。
- 注释
- 诛茅:砍伐茅草。
宋玉宅:宋玉的居所。
宜城:地名,以美酒闻名。
几瓮春:多少坛春酒。
细雨:小雨。
短蓑:短小的蓑衣。
渔向市:渔夫前往市场。
孤村:孤立的村庄。
极浦:偏远的水边。
鼓迎神:击鼓迎接神灵。
七泽:古代传说中的七个大湖。
身忘倦:身心忘却疲劳。
意转新:意境更新鲜。
沧浪:古代楚国的河流名,象征清高。
清泚:清澈的流水。
缨上已无尘:指心灵已经净化,不再有世俗尘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再和伯常见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厚情谊与赞美其高洁品格的诗句。
开篇“诛茅宋玉宅边人”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著名的清廉之士,如诛茅、宋玉,以此来形容伯常见的人格和居所,表明伯常见不仅生活简朴,而且宅邸附近的人们都知道他的人品。
“知醉宜城几瓮春”则是说在适宜的环境中享受春天的美好,就像醉酒一样忘却烦恼。这里的“几瓮春”形象地表达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下来的“细雨短蓑渔向市,孤村极浦鼓迎神”描述了一幅细雨绵绵,人们急于赶赴集市或是祭祀场所的情景。孤村与极浦则营造出一种边远幽静的氛围,而“鼓迎神”则显示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之心。
“遍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则表达诗人在广阔的自然景观中尽情游历,连续创作了大量诗篇,每一首都充满新的意境和感受。这里的“七泽”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个特定的地域或是比喻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最后,“不必沧浪羡清泚,向来缨上已无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伯常见的赞美。他认为不需要像传说中那样通过沧浪试剑来证明清白之心,因为伯常见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高洁无暇的人格,如同缨络上从未沾染过尘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赞美友人,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