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一○二》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一○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泽匪耽寂,云林作师

好随明月去,休被晚风吹。

乱石填阶砌长松荫后篱。

一从深入后,垆火不曾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阶砌(jiē qì)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墙壁由砖块逐层垒砌而成。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深入(shēn rù)的意思:深入指进一步深入、更加深入地了解或探索某个领域或问题。

松荫(sōng yīn)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的地方,也比喻得到保护和庇护。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作师(zuò shī)的意思:指以自己为师,自学成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追求。首句“山泽匪耽寂,云林自作师”表达了山林并非寻求孤独之地,而是自然界的导师,暗示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接触,获得了心灵的指引和宁静。接着,“好随明月去,休被晚风吹”则展现了诗人希望在月光的引领下探索自然,避免被晚风扰乱心绪,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干扰的淡然。

“乱石填阶砌,长松荫后篱”描绘了归宗山籁中的景象,乱石铺满小径,长松为篱笆遮蔽,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幽静深邃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一句“一从深入后,垆火不曾离”可能意味着诗人一旦深入自然,便如同找到了内心的炉火,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温暖始终不离左右。这里“炉火”可以象征内心的温暖、希望或精神的支撑,强调了自然与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精神寄托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其四

软火明窗酒一尊,馀杯未减日尤昏。

谁人为折东来阁,续得何郎日断魂。

(0)

无题三首·其一

邂逅俱青眼,招携愧白头。

穿林犹畏日,坐石忽惊秋。

不作崎岖倦,几成汗漫游。

临分怀杜老,月涌大江流。

(0)

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其一

连璧兼金尽出伦,雪髯霜鬓信陈人。

能忘枘凿方圆异,许接风云变化新。

绝韵淹时劳极目,虚斋穷日但凝尘。

何当一笑披环堵,赖月吟哦未厌贫。

(0)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其三

隐隐山林似卧牛,纷纷镰担喜逢秋。

虚名漫托三春柳,实际须归万斛舟。

未信此生真野马,且将馀日寄江鸥。

崎岖精卫人空笑,终恐长鲸上直钩。

(0)

题杨子仪虎图

秋阴报初寒,惨惨日遽晚。

有客自宣城,明爽叩昏懒。

手持两巨轴,六幅从而展。

披图画如生,竟轴诗尽选。

平生说匡鼎,今日真到眼。

何止辨騧骊,于焉识淄渑。

爱之不能已,欲挂恨壁短。

犹冀逢他时,更疑探深远。

(0)

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其八

不返故乡义,何妨陆子居。

昔游既有约,是岂人所图。

我尝邀此卜,蹭蹬不自如。

凭将一掬泪,聊寄夜台书。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