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随明月去,休被晚风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阶砌(jiē qì)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墙壁由砖块逐层垒砌而成。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深入(shēn rù)的意思:深入指进一步深入、更加深入地了解或探索某个领域或问题。
松荫(sōng yīn)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的地方,也比喻得到保护和庇护。
一从(yī cóng)的意思:始终如一,毫不改变。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作师(zuò shī)的意思:指以自己为师,自学成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宁静追求。首句“山泽匪耽寂,云林自作师”表达了山林并非寻求孤独之地,而是自然界的导师,暗示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接触,获得了心灵的指引和宁静。接着,“好随明月去,休被晚风吹”则展现了诗人希望在月光的引领下探索自然,避免被晚风扰乱心绪,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干扰的淡然。
“乱石填阶砌,长松荫后篱”描绘了归宗山籁中的景象,乱石铺满小径,长松为篱笆遮蔽,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幽静深邃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最后一句“一从深入后,垆火不曾离”可能意味着诗人一旦深入自然,便如同找到了内心的炉火,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温暖始终不离左右。这里“炉火”可以象征内心的温暖、希望或精神的支撑,强调了自然与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精神寄托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杨子仪虎图
秋阴报初寒,惨惨日遽晚。
有客自宣城,明爽叩昏懒。
手持两巨轴,六幅从而展。
披图画如生,竟轴诗尽选。
平生说匡鼎,今日真到眼。
何止辨騧骊,于焉识淄渑。
爱之不能已,欲挂恨壁短。
犹冀逢他时,更疑探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