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大庙前有山余方仰止大尹公指曰此状似小姑山也余因口占一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山的外貌特征,通过与“小姑山”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首句“峻石巉岩骨貌粗”,以“峻石”和“巉岩”形容山的形状,突出其险峻和坚硬的质地,用“骨貌粗”强调山体的原始和粗犷之美。接下来,“蓬蓬荒草鬓模糊”,以“蓬蓬”形容草木茂盛,而“荒草”则暗示了山地的荒凉与野性,整体营造出一种自然未被文明触及的原始景象。通过“鬓模糊”这一比喻,将山体比作老人的鬓发,既表现了山的古老,也增添了时间流逝的沧桑感。
后两句“我来未必曾相识,见说依稀似小姑”,则从诗人的主观感受出发,表达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感。诗人或许并未在之前见过如此相似的山景,但通过他人的描述,仿佛找到了某种共鸣或记忆中的影子,这种微妙的感受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与对话。
整首诗通过对山体形态、植被状态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洞察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审美情趣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