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十首·其七于定国》
《读史十首·其七于定国》全文
明 / 童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不称狱讼平,于公持法高名

不知京兆当年死,廷尉如何未得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称(bù chēng)的意思:不适当,不得体,不合规矩。

称冤(chēng yuān)的意思:指自己无辜受到冤屈,要求公正地申诉和平反。

持法(chí fǎ)的意思: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高名(gāo míng)的意思:名声很高,声誉卓著。

京兆(jīng zhào)的意思:指首都。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廷尉(tíng wèi)的意思:指官员或法官在庭堂上审理案件,根据法律判决罪犯。

狱讼(yù sòng)的意思:指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也用来形容纷争的纠纷。

冤狱(yuān yù)的意思:指冤枉的案件或冤屈的狱中之事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读史十首(其七)于定国》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汉代名臣于定国公正执法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司法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首句“民不称冤狱讼平”,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景象,百姓生活安宁,没有冤案,法律得到公正执行,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接着,“于公持法擅高名”一句,直接点出主人公于定国,他以公正无私的执法闻名,强调了他的高尚品质。

最后两句“不知京兆当年死,廷尉如何未得情”,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细节的好奇,暗示了于定国在任京兆尹或廷尉期间,他的公正判决使得即使面对生死悬殊的案件,也能保持公正,让人心服口服。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赞美于定国,寓含了对古代良吏的推崇,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公正执法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童轩
朝代:明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猜你喜欢

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其九

一重烟雨一重愁,深掩蓬窗听瀑流。

多羡无家惟白鹭,绝怜如故是黄牛。

渔灯稍辨沙边驿,戍角频惊江上楼。

垂老始知行役苦,于陵衣食向人求。

(0)

庚午腊月丙寅举第五子阿需值慈大人八十有七生日喜赋·其四

三举曾孙又一孙,一年嘉庆集慈尊。

麻姑炼黍成珠易,阿母栽桃结子繁。

九岁应求王氏嗜,百龄未毕尚平婚。

呱呱最是忘忧物,况复兰房满树萱。

(0)

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七

萧萧秋气满枫林,一片离忧托素琴。

好色只知神女丽,微辞难得大夫深。

玉钗罗袖徒为尔,秋竹幽兰不忍侵。

笑为君王陈讽赋,与师芳洁有同心。

(0)

寿张侯提督

翩翩儒雅起边州,出入中朝将相优。

一代长城贤父子,千年封爵古公侯。

时平好缓黄河带,身逸须垂太华旒。

三十登坛还介弟,鹰扬人羡富春秋。

(0)

己巳元日作·其四

流年荏苒恨无闻,六十还嗟未策勋。

好学只应师卫武,与龄安敢望周文。

心同蕙草寒抽雪,梦似梅花暖作云。

报答春光惟有醉,一杯先去劝东君。

(0)

为族父国子先生七十又一寿作·其二

蝉多梧柳不惊飞,鹤有烟霄自解归。

酌酒频成陶令醉,为园久息丈人机。

餐馀白蝠能千岁,种满苍龙已十围。

疏传赐金殊未尽,宾筵莫惜进甘肥。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