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霓势欲尽寒潭,叠嶂联溪数树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辩才(biàn cái)的意思:指辩论能力出众、口才出色,能够巧妙地运用言辞进行辩论和争论。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铃铎(líng duó)的意思:铃铎是指古代寺庙中悬挂的铃和钟,也泛指钟、铃等发出的声音。在成语中,铃铎常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同参(tóng cān)的意思:指相互参考、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倚槛(yǐ kǎn)的意思:倚槛是指依靠着栏杆或门槛,形容人倚靠在窗前或门边,抚琴吟诗、吟咏自得其乐的情景。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忠魂(zhōng hún)的意思:指忠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雁塔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首句“驱霓势欲尽寒潭”,以动态的描绘开篇,仿佛天边的彩霞在努力驱散寒潭的阴霾,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接下来,“叠嶂联溪数树杉”一句,通过山峦、溪流和杉树的组合,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倚槛云霞纷可掇,隔江铃铎战方酣”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倚靠栏杆,眼前的云霞似乎触手可及,而对岸的钟声仍在激战中回响,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赋予了诗歌以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紧迫。
“百年艳骨依灯火,双笏忠魂护净蓝”则将视角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百年之后的艳骨仍依恋着灯火,象征着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事迹依然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双笏忠魂护净蓝”,则是对忠诚与清廉的颂扬,强调了道德与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最后,“我欲起将多宝定,辩才何处问同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思考。他想要借助多宝佛的力量来平息世间纷争,寻求智慧与和平,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共鸣与理解。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道德、人性以及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柳子玉郎中见寄
新年始是识君初,顾我尘埃正满裾。
谈辩未容朝夕听,情亲空愧往还书。
久闻笔阵无前敌,更拟诗坛托后车。
待得入城应少暇,相从有约定何如。
西湖寿星院明远堂
十年不向此凭栏,景象依然一望间。
龙蜃吐云天入水,楼台倒影日衔山。
僧于僻寺难为隐,人在扁舟未是闲。
孤鹤似寻和靖宅,盘空飞去复飞还。
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并引
我生有天禄,玄膺流玉泉。
何事陶彭泽,乏酒每形言。
仙人与道士,自养岂在繁。
但使荆棘除,不忧梨枣愆。
我年六十一,颓景薄西山。
岁暮似有得,稍觉散亡还。
有如千丈松,常苦弱蔓缠。
养我岁寒枝,会有解脱年。
米尽初不知,但怪饥鼠迁。
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