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仍馀湿,风和欲起尘。
《占晴三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巫峡雨后的江南春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首句“巫峡空多雨”点明了巫峡的气候特点,雨后景象空灵而湿润。接着“江南自有春”一句转折,强调了江南春天的独特魅力,即使在雨后也能感受到勃勃生机。
“瘴排寒色早,晴发岁华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寒气被驱散,新岁的生命力在阳光下焕发新生。这里运用了“瘴”字,既指雨后湿气,也暗含了南方特有的气候特征,增加了诗歌的地域色彩。
“地暖仍馀湿,风和欲起尘”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雨后江南的环境特点。地面虽暖,但仍有余湿未散,微风轻拂,似乎要扬起尘土,却又因湿润而未能成形,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最后,“旧伤千里目,巳复觉愁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尽管景色宜人,但诗人内心仍存忧愁,这可能是对人生百态的思考,或是对某种情感的寄托。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外界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巫峡雨后江南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景观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日苦短行
白日常苦短,无方使迟延。
始见出旸谷,忽已沈虞渊。
迫促于生人,无一能永年。
丰质成槁项,鬒发变华颠。
鸡鸣逐声利,夜分未遑眠。
奄化同草木,没没归重泉。
或复自超放,导引求神仙。
乔松在何许,亦若茫昧然。
必当实根祗,尘物皆弃捐。
德性贵纯正,文华在昭宣。
道与天地准,万古唯圣贤。
景行不可忘,抒情为此篇。
秋野即事
深原草径斜,烟际两三家。
老屋门无钥,清溪底见沙。
断蝉嘶败柳,孤蝶恋寒花。
历省曾游处,分明似若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