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亭秋月》
《韩亭秋月》全文
明 / 梁应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晴烟几缕抹山隈萧槭疏林拥榭开。

千顷瑶波江芷漾,一庭柏影兔华来。

雁拖秋色过韩峤,僧带岚光扣觉台。

我欲拈毫裁月赋,可怜拙妇已无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岚光(lán guāng)的意思:指山间云雾散开后,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山间的景象。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样子。

拈毫(niān háo)的意思:指拿起毛笔。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山隈(shān wēi)的意思:指山峦起伏的样子。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兔华(tù huá)的意思:兔子的尾巴

萧槭(xiāo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清高,不愿与世俗纷争。

瑶波(yáo bō)的意思:指美丽的波纹,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音乐。

拙妇(zhuō fù)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力低下,做事拙笨,不善于处理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景象。首联“晴烟几缕抹山隈,萧槭疏林拥榭开”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清晨山间淡淡的雾气与稀疏树林围绕着亭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颔联“千顷瑶波江芷漾,一庭柏影兔华来”进一步扩展画面,将广阔的江面比作瑶池,波光粼粼,与远处的江芷相映成趣;庭院中柏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兔子的光芒,生动地展现了月夜的静美。

颈联“雁拖秋色过韩峤,僧带岚光扣觉台”则通过雁群南飞和僧人行迹,巧妙地融入了季节与人文元素,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大雁穿越韩峤,带走了秋色,而僧人则在山岚的光影中,前往觉台,这一动一静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尾联“我欲拈毫裁月赋,可怜拙妇已无才”表达了诗人想要捕捉这美好景象,用文字将其定格的渴望,但又自谦地表示自己才能有限,无法完全表达出心中的感受。这种谦逊的态度,反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情感和对艺术创作的真诚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秋日月夜下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这份美的欣赏与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梁应龙
朝代:明

梁应龙,号霖海。饶平人,世居海阳(今潮州)。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授太平府推官,再补四川保宁府推官,预筑梁山、土地二关以扼农民军入川。蜀帅侯良柱冒功滥杀,众大哗,应龙奉御史符戢平其乱。李自成破安龙、潼川等二十馀城,保宁震动,应龙已被内召,犹日与士大夫调度,战守五阅月,围始解。由兵部调户部员外郎,升福建福宁道台。明亡,弃官归里,时抱故国之悲,隐居林下三十馀年。享年八十一。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康熙《饶平县志》卷八有传。
猜你喜欢

以鉴赠赵制置

吁嗟此鉴,惟铜之精。磨之治之,莹乎其明。

其明维何,洞烛毫发。非由外至,实自中发。

我有良友,天支之英。雄镇江淮,为时长城。

我宝此鉴,持以赠之。此鉴此心,昭晰无疑。

鉴揭于斯,中涵万象。物自不逃,初非鉴往。

人心至神,无体无方。有如斯鉴,应而不藏。

鉴以尘昏,心以欲翳。欲全其明,盍去其累。

经武折冲,厥任匪轻。勿贪小利,勿徇虚名。

律身惟谨,上功必实。欺心不萌,精忠贯日。

选择僚佐,为己强助。众明翼之,厥光弥著。

昔者武侯,发教群下。孜孜求益,不自满假。

陆抗摧敌,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

两贤之心,惟其罔蔽。千载凛然,犹有生气。

惟君天资,无歉古人。愿如斯鉴,光景常新。

(0)

题曹娥庙

不是沉渊效楚平,爱亲念重爱身轻。

一抔残土今如昨,千载英魂死亦生。

辞诧外孙堪称德,书传列女永扬名。

哀哀衔痛无时极,犹听江猿似哭声。

(0)

过三山矶有庙祀李氏女尝以诗托之过客梦中江神曰游奕将尝求经于陈惠公得冥司迁职

矶到三山峻,涛奔乱石滨。

吟哦灵女庙,游奕护江神。

古往人何在,幽冥事已深。

平生仗忠信,持此问天津。

(0)

王氏山居

豆粥通幽径,松杉蔽野门。

眼空楼外碧,身落洞前村。

荷静风岩晓,梅开雪月昏。

环山书未捲,林薄鸟声喧。

(0)

褒三汤孝行

谁道田家不读书,一门孝行与人殊。

直将自已通天地,岂是无心惜体肤。

人愿生儿皆似此,神如祐善肯忘吾。

勉哉一念勤推广,已办嘉名里巷呼。

(0)

六州歌头.渊明祠

柴桑高隐,丘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

俗人疑。

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

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

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

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

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

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

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

门外空馀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

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