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多难(duō nàn)的意思:遭遇多种困难或灾难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里中(lǐ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对立的事物之间找到一个中立、公正的立场或观点。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天数(tiān shù)的意思:指命运的安排或注定的日子。
易数(yì shù)的意思:易数是一个古代的术语,指的是通过卜筮、预测等方法来推测未来的变化和发展。
应天(yīng tiān)的意思:顺应自然,适应天地之道
终穷(zhōng qióng)的意思:终穷意为最终一无所有或最终走投无路。
- 鉴赏
这首诗《文王庙》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通过深沉的历史视角,表达了对文王(周文王)命运与历史循环的深刻思考。
首句“圣贤多难古来同”,开篇即点明了圣贤人物往往伴随着诸多艰难困苦,这种现象自古以来就是普遍存在的。这句诗以一种宽广的历史视野,将文王置于一个宏大的背景之下,暗示其经历的苦难并非个例,而是历史长河中圣贤共有的命运。
次句“易数身更羑里中”,进一步揭示了文王的命运与《周易》中的数理哲学相联系。羑里,即今河南省汤阴县,是文王被囚禁的地方。这里用“易数”来指代文王所处的困境,暗示了文王的遭遇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周易》中关于宇宙运行规律和人生起伏的哲学思想。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文王的个人遭遇,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王命运背后深层意义的理解。
接下来的“甲子既周屯既复”,则运用了干支纪年法中的“甲子”和“屯”、“复”两个概念,进一步深化了对文王命运的解读。甲子代表一个周期的开始,屯象征着困难与挑战,而复则意味着转机与重生。这句话意在表达,尽管文王经历了艰难困苦(屯),但最终迎来了转机与新生(复)。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仅反映了文王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暗含了对历史循环与生命韧性的一种哲思。
最后一句“不应天数竟终穷”,则以一种坚定的语气,表达了对文王命运最终走向光明的信念。这句话不仅是对文王个人命运的肯定,也是对历史循环规律的一种信任。它暗示,尽管文王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最终他的命运不会被天数所限制,而是会迎来转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王命运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命运、哲学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歌,更是对生命韧性和历史循环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送家兄礼吉赴合肥
南国清明节,折柳送行人。
汀洲满眼香草,斜日奈何春。
西望清流关外,千里庐阳山色,碧玉竞嶙峋。
明日摇鞭去,暮雨宿何村。濡须坞,肥水戍,几移军。
紫髯已远,八公草木怨咸秦。
转眼兴亡六代,残劫依稀半局,凭吊足伤神。
莺老春归矣,莫怨又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