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杜奕《芭蕉偈》》全文
- 翻译
- 在隐秘的深山和纯净的土地上,生长着这株芭蕉树。
- 注释
- 幽山:隐蔽、清幽的山林。
净土:干净、未被污染的土地。
生此:在此地生长。
芭蕉:一种阔叶植物,这里可能象征自然或悟道的媒介。
无心:非故意的,自然而然。
起喻:引发比喻,比喻在这里指通过观察自然获得的启发。
觉路:觉悟的路径,指达到智慧或开悟的过程。
非遥:不远,表示目标接近,容易达成。
- 鉴赏
在这段中国古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山林与芭蕉共生的画面。"幽山净土,生此芭蕉"一句,既描写了环境之美,又突出了芭蕉之独特。这里的“幽山”给人以深远的感觉,而“净土”则显得异常清新脱俗,仿佛是一片远离尘世的净土。
"生此芭蕉"四字,则是对这种环境下自然生成的植物——芭蕉做了精准的描绘。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里的芭蕉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
"无心起喻,觉路非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心境。"无心起喻"意味着没有刻意的比喻和修饰,而是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周围的一切。"觉路非遥"则是在说,即便是在山深处,感觉到的路径也不再显得那么遥远了。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芭蕉以及心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追求。这种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追求的“归隐”之美,也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独孤桧
烈帝祠中独孤桧,郁郁亭亭一车盖。
根盘九地蛰蛟螭,干耸层霄浮霮䨴。
朔风赑屃尘昼昏,炎炎讹火连空燔。
一蛇腾骧赤帝子,将军舌腭空惊反。
天愁地泣鬼神怒,元绪老桑哀莫诉。
斤斧侵寻岁月枯,寂寞半心承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