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馀昏后画,树绝挂时瓢。
《经废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废弃的寺庙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寂寥的氛围。诗人以“宝殿莽萧萧”开篇,用“莽”字形象地表现了庙宇的荒凉与衰败,仿佛昔日的辉煌已随风逝去。接着,“残僧宿敝寮”一句,点出了寺庙中仅存的僧侣,他们栖身于破旧的住所中,生活简朴而孤独。
“壁馀昏后画,树绝挂时瓢”,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墙壁上残留着昏暗的壁画,树木间挂着的瓢暗示着曾经有过的生活痕迹,如今却显得格外孤寂。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变迁。
“碑毁龟趺损,梁荒鼠族骄”,碑石被破坏,龟形的底座也已残缺不全,梁柱荒废,老鼠肆虐,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破败,也暗示了社会秩序的衰落。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昔日的庄严与现在的荒芜进行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最后,“听经知识少,驯虎度危桥”,这两句描绘了寺庙中听经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驯养的老虎过桥的场景,既讽刺了信仰的衰微,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微妙变化。整首诗通过对废弃寺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文化衰落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