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云不邀名,原宪本遗荣。
尘随幽巷静,啸逐远风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意味。
首联“扬云不邀名,原宪本遗荣”以扬子云和原宪两位历史人物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扬子云,即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他追求学问而不求名利;原宪,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以安贫乐道著称。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诗人传达出一种远离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颔联“草长三径合,花发四邻明”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生机勃勃的画面。三径合,指的是小路交汇,象征着隐居之地的幽静与自然之美;花发四邻明,则是说花开满地,照亮了四周,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寓意着心灵的光明与希望。
颈联“尘随幽巷静,啸逐远风清”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尘埃随着幽静的小巷而显得更加寂静,远处的风声也因这份清静而显得格外清新。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环境的描写来映射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尾联“门外无车辙,自可绝公卿”点明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远离尘嚣与权力的纷争,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门外无车辙,意味着外界的干扰与诱惑被隔绝,诗人得以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由呼吸,不受外界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宣城彩笔真堪爱,蜀色红笺更可誇。
雅称风流刘大著,闲时题咏海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