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花含骤咽,碍石溅空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水 声 宋 /宋 祁 淙 波 声 可 爱 ,最 与 静 相 宜 。激 射 不 平 处 ,潺 湲 无 罢 时 。拥 花 含 骤 咽 ,碍 石 溅 空 危 。便 作 山 林 趣 ,宁 妨 吏 隐 师 。
- 注释
- 淙波声:流水声。
可爱:悦耳。
静:宁静。
激射:激起飞溅。
不平处:不平坦的地方。
潺湲:流淌。
拥花:围绕着花朵。
骤咽:突然低沉。
碍石:撞击石头。
溅空危:水花四溅,显得危险。
山林趣:山水之趣。
吏隐师:隐士或求学的人。
- 翻译
- 流水声清脆悦耳,最适合于宁静的环境。
水流在不平处激起飞溅,流淌之声永不停歇。
水流拥抱着花朵,突然间声音低沉;撞击石头,水花四溅,显得危险而壮观。
这样的山水之趣,即使身处山林之中,也不会妨碍隐士或求学的老师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流声响的自然美景,通过对比静谧与动荡两种声音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淙波声可爱,最与静相宜"一句,淙波指的是细小而柔和的水流声,与安静的情境最为匹配。接下来的"激射不平处,潺湲无罢时"则写出了水流在不平的地形中激烈地冲撞,不断地溅落,显示出水的力量和永不停歇的特性。
诗中的"拥花含骤咽,碍石溅空危"一句,更是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在山林间蜿蜒曲折的情景。水流携带着花瓣,经过狭窄的地方,碰撞到坚硬的岩石,溅起细碎的水花,在空中悬浮,显得格外危险和美丽。
最后两句"便作山林趣,宁妨吏隐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喜爱,以之为乐,并愿意放弃世俗的职位和名誉,隐居于山林之中。整首诗通过对水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审美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读孚若长歌即席奉赠仍用孚若原韵
霆轰电掣,算君才、真似怒涛千斛。
百感淋漓风骤起,劈裂满堂桦烛。
公醒而狂,人憎欲杀,抵鹊何须玉。
春衫老泪,鲛珠瓣瓣堪掬。
不记三十年前,灌夫使气,嚄唶惊邻屋。
弹指蓬莱今又浅,短发可能长绿。
诗酒前缘,莺花小劫,世事弹棋局。
关山笛破,欲吹吹不成曲。
读史杂感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解连环.癸卯八月,相国寺街访瑶华故宅,顾视辛丑回銮置顿,抚事郁伊,正不止怀古切声也
梵钟寒彻。洗尘微暂阁,晚吹还掣。
背细草、闲语斜阳,早魂断燕飞,那时归妾。
又入铜驼,烧灰冷、似僧能说。
想双蝉暗掩,梦短黍宫,概从销歇。西风又红水叶。
念江淮未霜,北雁先别。
数倦程、独客销凝,忍重写伤心,雨铃残阕。
故国秋回,怨过眼、芳菲鸣鴂。
劝行人、未须吊古,但思岁月。
江南行
梅子坠花茭孕笋,江南山郭朝晖静。
残春鞋袜试东郭,绿池横浸红桥影。
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官锁西施井。
低头照井脱纱巾,惊看白发已如尘。
人命促,光阴急,泪痕渍酒清袗湿。
少年去,追不及,仰看乌没天凝碧。
铸鼎铭钟封爵邑,功名让与英雄立。
浮生聚散是浮萍,何须日夜苦蝇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