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桑中》
《桑中》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gzhōng
xiānqín / shījīng

yuáncǎitáng
mèizhīxiāng
yúnshuízhī
měimèngjiāng

sāngzhōngyàoshànggōngsòngzhīshàng

yuáncǎimài
mèizhīběi
yúnshuízhī
měimèng

sāngzhōngyàoshànggōngsòngzhīshàng

yuáncǎifēng
mèizhīdōng
yúnshuízhī
měimèngyōng

sāngzhōngyàoshànggōngsòngzhīshà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葑(cǎi fēng)的意思:采摘葑菲,比喻选择朋友或对象时要慎重。

孟姜(mèng jiāng)的意思:形容夫妻分离、相思之苦。

桑中(sāng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无法自拔或无法摆脱困扰。

上宫(shàng gōng)的意思:指在官场上升到高位,担任重要职务。

注释
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爰:于何,在哪里。
唐:植物名。
即女萝,俗称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
一说当读为“棠”,梨的一种。
沬:春秋时期卫国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南。
乡:郊外。
云:句首语助词。
谁之思:思念的是谁。
孟姜:姜家的大姑娘。
孟,排行老大。
姜、弋、庸,皆贵族姓。
桑中:卫国地名,亦名桑间,在今河南滑县东北。
一说指桑树林中。
要:邀约。
上宫:楼也,指宫室。
一说地名。
淇:水名。
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弋:姓。
葑:芜菁,即蔓菁菜。
庸:姓。
注释2

爰: 于何,在哪里。唐:植物名。即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一说当读为“棠”,梨的一种。沫(音妹):卫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北。乡:郊外。 

谁之思: 思念的是谁。孟:老大。孟姜:姜家的大姑娘。姜、弋、庸,皆贵族姓。 

桑中: 地名,一说桑林中。要(音邀):邀约。上宫:楼也,指宫室。一说地名。淇:淇水。

葑音封: 蔓菁菜。

翻译
到哪儿去采女萝?到那卫国的沫乡。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姜。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旁。
到哪儿去采麦穗?到那卫国沫乡北。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弋。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上。
到哪儿去采蔓菁?到那卫国沫乡东。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庸。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滨。
译文

采摘女萝在何方?就在卫国沐邑乡。思念之人又是谁?美丽动人是孟姜。约我来到桑林中,邀我欢会祠庙上,送我告别淇水旁。采摘麦子在哪里?就在沐邑北边地。思念之人又是谁?美丽动人是孟弋。约我来到桑林中,邀我欢会祠庙上,送我告别淇水旁。采摘芜菁哪边垄?就在卫国沐邑东。思念之人又是谁?美丽动人是孟庸。约我来到桑林中,邀我欢会祠庙上,送我告别淇水旁。

赏析

此诗三章,全以采摘某种植物起兴。这是上古时期吟咏爱情、婚嫁、求子等内容时常用的手法之一,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采摘植物与性有着某种神秘的或是象征性的联系,至于两者之间在文化上为何能牵系在一起或如何发生瓜葛,这与原始交感巫术有关,在此不作详论。但若从现代美学角度来看,以采摘植物起兴爱情等题材,在审美上和爱情上倒也有一定的同构同形关系,因为炽热的情欲与绿意葱茏的草木都可给人带来勃然的欣悦。所以,以“采唐”“采麦”“采葑”起兴,在含蓄中有深情,形象中有蕴意。

“兴”以下的正文中,主人公完全沉浸在了狂欢后的甜蜜回忆里。除每章改换所欢爱者外,三章竟然完全相同,反覆咏唱在“桑中”、“上宫”里的销魂时刻以及相送淇水的缠绵,写来又直露无碍,如数家珍。似乎以与多位情人幽会为荣乐,表现了一位多情浪子渔色后的放荡、得意心态,其句式由四言而五言而七言,正是这种心态的表露,尤其每章句末的四个“矣”字,俨然是品咂、回忆狂欢之情时的感叹口吻。近人或认为孟姜、孟弋、孟庸当是一人,若如此,似不合《诗经》中运用复沓的家法。《诗经》中用复沓虽只更换个别词汇,但无论更换的是动词、名词,诗意上多有所递进或拓展,比较典型的如《周南·芣苢》中的“采之”“有之”“掇之”“捋之”“袺之”“襭之”,一字之差,却记叙了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若此诗中三姓实指一人,一者整首诗三章全为重复,不免过于臃肿拖沓,毫无意味;二者也与“群婚性的男女欢会”的诗意不合。

此诗若依自古以来的“用诗”体例,抛开其隐含的本意,作为一首热烈活泼的情歌来看,也无不可。它的一个最大特色,是自言自语,反复咏唱,每章的前半段只换了两三个字,采集对象换了,地点变换了,美女的姓氏换了,而后半段一字不易。无论是等待、幽会还是送别分手的地方,都没有变换。主人公完全沉浸于自己和美女约会的美好回忆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采摘桑叶时的思念情怀。她分别在沬水之乡、沬水之北和沬水之东采集桑葚,每次都有美好的回忆与思念之情。诗中的“云谁之思”表达了她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想念,而“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则显示出她对所思之人不仅在田间劳作时的思念,更在回归宫室后的持续关心。最后,“送我乎淇之上矣”描绘了朋友或亲人在她离开时的依依惜别。

诗歌通过桑树这一自然元素,展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生活、工作和情感世界的深刻体验。其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悠长,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农村劳动生活和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壬辰除夜·其八

徘徊苔径深,徙倚林光暮。

爆竹响空山,栖禽惊不度。

(0)

春日郊行四首·其一

春光行处好,着意看飞花。

遇物但能澹,栖心易以遐。

林随山径折,溪傍竹烟斜。

携得双柑去,啼莺尚可赊。

(0)

怀韩让之

念子先予去,驱驰竟若何。

怀中片剌尽,杖底百钱多。

不改青云志,时闻白雪歌。

江湖饶客思,浪迹滞烟波。

(0)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其一

二十浮生客,世情无一知。

青山供我癖,白眼畏人疑。

对酒愁先尽,弹棋局屡移。

每因春事促,常教夜眠迟。

(0)

拟古二首·其二

浮云西北来,荡子策轻辀。

借问欲何之,鸣鞭向蓟州。

落日照颜色,凄风吹征裘。

一去万里途,安知经几秋。

飞鸟绕树间,噭噭恋其俦。

岂无琅玕食,念子不能酬。

红颜坐成老,空想大刀头。

(0)

斋中即事二首·其二

根躁地易嚣,岩壑亦吾扰。

而况人世间,足迹滋纷蹻。

闭门即深山,溪烟结幽杳。

映阶苔色静,压槛露气晓。

仰看檐前树,桂花香未了。

感此尘劳心,因之谢归鸟。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