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王 少 清 见 赠 宋 /项 安 世 王 谢 风 流 在 ,千 年 故 不 磨 。子 孙 奇 俊 甚 ,生 长 见 闻 多 。容 易 三 千 首 ,铿 钩 十 二 和 。故 家 文 物 盛 ,寒 士 得 同 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长见(zhǎng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见解长远、深刻。
二和(èr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和睦共处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寒士(hán shì)的意思:寒士指的是贫穷的人,也可以指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的人。
见闻(jiàn wén)的意思:指所见所闻的事物和情况。
铿鍧(kēng 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嘈杂。
奇俊(qí jùn)的意思:形容才华出众、非常聪明的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同科(tóng kē)的意思:同一个学科或领域的人或事物。
王谢(wáng xiè)的意思:王谢是指王朝和诸侯的名字,代表着权势和地位。在成语中,王谢常用来比喻权贵富有的人家。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十二和(shí èr hé)的意思:指十二种不同的和谐、和睦的关系。
- 翻译
- 王谢家族的风华流传至今,千年历史依然璀璨。
他们的子孙才智出众,见识丰富多样。
轻易就能创作出三千首诗篇,和谐的乐章有十二种调式。
世家子弟拥有丰富的文化和遗产,寒门士子也能与他们一同科举入仕。
- 注释
- 王谢:指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两家显赫的名门望族。
风流:指杰出的才情和声望。
故不磨:历经千年仍光彩照人。
子孙:后代子孙。
奇俊:非常优秀。
见闻多:经历广泛,知识丰富。
容易:轻易。
三千首:泛指众多诗作。
铿鍧:形容音节响亮有力。
十二和:十二种不同的音乐和谐。
故家:古老的世家。
文物:文化和遗产。
寒士:贫寒的读书人。
同科:科举考试中录取到同一等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次韵王少清见赠》。诗中,作者以王谢家族的风流余韵为引,赞美了这个世家子弟的非凡才情。"王谢风流在,千年故不磨",表达了对王谢家族历史文化的敬仰,暗示其家族传统历久弥新。接着,诗人称赞子孙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见闻,"子孙奇俊甚,生长见闻多",显示出家族教育的优良。
"容易三千首,铿鍧十二和",这里可能是指子孙们诗才出众,轻易就能创作出众多佳作,且音韵和谐,显示出高超的艺术修养。最后,诗人感慨世家的文物流传,使得寒门之士也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与之并列,"故家文物盛,寒士得同科",体现了对社会公正和文化传承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世家子弟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延续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社会公平的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丁亥九月十六夜偕李监仓宿龙卧山中听雨看月同时事也所谓鱼与熊掌兼得之赋诗一篇以纪其事
相唤此山来,狂风吹我衣。
把酒桂花下,山云片段飞。
掩门雨初滴,开门月还上。
倚树看月明,半山闻雨响。
人间有佳景,诗句颇发越。
何曾似今夕,听雨还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