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顾南阳夏日游太平寺诗韵》
《和顾南阳夏日游太平寺诗韵》全文
明 / 孙继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寺想清凉胜,寻僧逐放参

传香塔外,花散讲堂南。

入社高贤得,逃禅懒性堪。

不知无量法,尘世几能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传香(chuán xiāng)的意思:传递香气,形容好的品德或美德可以传播开来。

放参(fàng cān)的意思:放弃参与,退出比赛或竞争。

高贤(gāo xiá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才德出众的人。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逃禅(táo chán)的意思:指出家人离开寺庙,不再修行佛法。

无量(wú liàng)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大,无法计量。

逐放(zhú fàng)的意思:逐个放出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探访太平寺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僧侣生活的宁静。首句“寺想清凉胜,寻僧逐放参”直接点明了寺庙给人的第一印象——清凉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向往之情。接着,“钟传香塔外,花散讲堂南”两句,通过钟声与花朵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氛围,钟声悠扬,花香四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入社高贤得,逃禅懒性堪”则转而描写僧侣的生活状态,高贤之士融入僧团,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而“逃禅懒性堪”,则暗示了僧侣们对于逃避世俗烦恼、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这种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不知无量法,尘世几能谙”表达了对佛法深奥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复杂性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僧侣生活以及佛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孙继皋
朝代:明

(1550—1610)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猜你喜欢

登龙山绝顶望太湖

爱山亦爱湖,停策展孤眺。

晴光媚川渚,层波荡岩峭。

上下抱清辉,空涧尽回曜。

一览三万顷,讵谓尽其妙。

远峰七十二,峰峰可长啸。

恨无垂天翼,冲举历云峤。

心目两弃捐,冥观得大要。

激发既无名,因依俱免诮。

所嗟进德难,未敢习渔钓。

古今亦已殊,旷怀庶同调。

(0)

山中

秋风扫枯萚,空林自生响。

况有流泉清,顿令心目爽。

崇岩云气出,古今一俯仰。

凭虚发长谣,凉月渐东上。

昔人歌啸地,烟草资欢赏。

以兹感陈迹,沧桑信非罔。

避世复何心,愿言息劳攘。

(0)

试剑石

白练霜横剑气秋,中分崖石一痕留。

青苔万古犹遗恨,不试亡吴太宰头。

(0)

秋海棠

一生弃置墙根底,三点两点秋如许。

露华洗出态转妍,薄命断肠谁诉与。

美人相对碧窗下,常避炎光爱幽处。

看君零落秋渐深,飒飒西风送愁绪。

(0)

感赋二首·其二

休将薄命怨苍天,往事于今总可怜。

院砌蛩吟哀夜月,窗纱人影渺秋烟。

明知生死留长恨,如此姻缘悔昔年。

凄绝呱呱声欲断,强形欢笑侍亲前。

(0)

寒郊送客

山川正萧瑟,送别倍魂销。

客去云横路,诗留雪满瓢。

天空高独鸟,岭直下双樵。

远戌一声角,梅花夜寂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