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败屋盈秋草,处处颓垣噪暮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定更(dìng gēng)的意思:定更是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确定时间、地点、人物等,使事物有序进行。
恩渥(ēn wò)的意思:形容恩情厚重、恩德深厚。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蠲除(juān chú)的意思:指清除、消除或除去。
尚存(shàng cún)的意思:仍然存在,尚未消失或灭亡
痛定(tòng dìng)的意思:指经历了痛苦、困难后,心里明白了道理,决心改正错误或调整态度。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元老(yuá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经验丰富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并有较高威望的人。
赈恤(zhèn xù)的意思:赈济和宽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荒凉破败的景象,诗人通过“极目西原日欲斜”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夕阳西下、大地苍茫的场景之中。接着,“何当痛定更堪嗟”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的深切哀叹,预示着接下来的描述将是一幅满是伤痛的画面。
“村村败屋盈秋草,处处颓垣噪暮蛙”两句,以“败屋”、“秋草”、“颓垣”、“暮蛙”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后的荒芜与凄凉。败屋被秋草覆盖,颓垣上蛙声嘈杂,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一种悲凉与无助的氛围。
“馀浸尚存那有穫,遗黎半在已无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惨的境遇。即使还有些残存的灌溉设施,但收成无望;战乱中,许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
最后,“应知元老流恩渥,赈恤蠲除泽未涯”表达了对政府或统治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施以援手,给予救济与宽免,帮助受灾民众渡过难关。这不仅是对现实状况的反思,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后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性光辉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