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采莲曲(其二)》由明代诗人景翩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女子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
首句“小姑采莲花”,以“小姑”这一称呼,生动地刻画出采莲女子的年轻与纯真,仿佛她正轻盈地穿梭于荷塘之间,采摘着盛开的莲花。莲花在古人眼中,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还常被赋予高洁、清雅的象征意义,因此这句不仅描绘了画面,也暗含了对采莲女子品格的赞美。
接着,“莫漫采莲藕”,则在轻松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提醒或建议,似乎是在告诫采莲女子不要过于贪心,只专注于莲花的采摘,而忽略了莲藕的价值。这种看似不经意的提醒,实则蕴含了生活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采藕柳丝长”,将视线转向了采莲的过程。在这里,柳丝的“长”不仅描绘了柳树的形态,也暗示了时间的绵延和劳作的持续。同时,柳丝的柔韧与莲藕的生长环境相呼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问姑姑知否?”以疑问的形式结束,既是对采莲女子的关怀,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思考引导。这句话不仅让读者对采莲女子的内心活动产生了好奇,也引发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入思考——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是否也应兼顾其他?
整体而言,《采莲曲(其二)》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采莲女子的生活场景,寓含了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赞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兴二十一首·其十
庖牺古圣皇,画卦发天秘。
神农始教耕,民生臻大利。
大哉帝轩辕,作律明岁纪。
垂衣坐彤庭,礼乐由此始。
皇风扇六合,帝德深九地。
胡为崆峒山,问道广成子。
遂令秦汉后,恋慕心不已。
飞龙杳难攀,千秋鼎湖水。
水龙吟.送馀干教邓觉非归吴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吴去。
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
中有仙翁,苧衫乌帽,笔床谈麈。
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
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
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
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橹。
趁轻风径上,蓬莱顶?,去天尺五。